自古英雄爱美人,曹操自然不例外。他一生阅女人无数,其中有幸成为妻妾且有记载的达15人之多,分别是:丁夫人、刘夫人、卞夫人、环夫人、杜夫人、秦夫人、尹夫人、王昭仪、孙姬、李姬、周姬、刘姬、宋姬、赵姬、曹昂,次叫曹铄,女儿清河长公主。 曹昂是长子,字子修,早年曾举孝廉,后来跟随曹操征张绣,张绣本已经投降,可曹操看中了人家的婶娘,硬是拉到军营里鬼混,张绣恼怒举兵倒戈,曹昂为救他爹将马匹让给曹操,结果与典韦一起战死,同死的还有曹操的侄子曹安民。 刘夫人早死,曹昂是丁夫人一手养大,所以丁夫人一气之下回了娘家,曹操虽然多次去请,可丁夫人始终不为所动,于是曹操一纸修书到了丁家,丁夫人父母也不敢让其再嫁,最终曹叡追封其为相殇王,王位由两个儿子相继继承,之后无子嗣,藩国被削除。
环夫人生了三个儿子,曹冲、曹据、曹宇。 曹冲,字仓舒,很小的时候就有成人的智慧,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童,称象的故事家喻户晓,不过现在有人对这个故事提出疑义,其实没必要,所谓贵人有异象是也。曹冲善辩解而且宅心仁厚并因此救了不少人的性命。曹操很喜爱这个儿子,可惜建安十三年13岁便因病去世。曹冲死之前曹操杀了华佗,此时曹操后悔:“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曹丕劝慰,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的大幸啊。后来曹丕篡汉也曾说:“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这一年曹操是有喜有忧,先是自任丞相,继而杀了华佗,随后曹冲夭折,接着赤壁败北。曹冲死后,追封邓哀王,同母弟曹据的儿子曹琮(与曹冲同音)承袭爵位。 曹据,随环夫人居住。建安16年封范阳侯,宛侯,章陵王,因南方潮湿,环夫人体弱,又因环夫人乃彭城人,被曹丕改封彭城王。后因非常奢侈又制作禁物,被曹丕训斥一番给予削县二千户的处分。这个儿子差点被司马师推举做了皇帝,因为曹芳不满司马师专权,遭司马师废黜欲立曹据为帝,但是皇后不许,说,曹据是我叔父,立他,我怎么办? 曹宇,字彭祖,建安16年封都乡侯,后封燕王,好像《三国演义》中说他是曹丕之子,曹宇与曹叡关系密切,曹叡登基曹宇曾一度受宠,拜为大将军,明帝想将军权交与曹宇,可惜托非所人,曹宇固辞不受还被别人参了一本,结果被免职回乡。其子曹奂是魏的最后一任皇帝,被逼禅让司马炎。 杜夫人生育两子一女,曹林、曹衮、金乡公主。 这杜夫人本是关羽看中的美人,当时曹刘围吕布与下邳,杜夫人是吕布手下秦宜禄之妻,关羽请求城破之时要娶杜夫人,曹操先是许诺后被杜的美色迷惑,据为己有。秦宜禄的儿子秦朗也成了曹操的干儿子。 曹林,又名曹豹,建安16年封饶阳侯,之后又多次分封,曹叡封他沛穆王。死后其子曹纬嗣位。 曹衮,建安21年封平乡侯,后历封东乡侯、北海王、中山王。这个儿子不但聪明好学,而且谨小慎微,他目睹曹植。 秦夫人有两个儿子,曹珐、曹峻。 曹珐,建安16年封西乡侯,不久夭折,没有后代,曹叡追封其为济阳怀王。曹林的儿子曹赞承袭,不久又夭亡,曹赞的弟弟再承袭。这一支有点邪门,自己死的早,承袭的人也活不长,而且承袭者又都是曹林之后,冥冥之中似乎有什么定数。 曹峻,字子安,建安21年封郿侯,后封陈留王,其它事迹不详。 尹夫人就产一子,曹矩,因死的太早连个封号都没有,后来追封为范阳闵王。 尹夫人本是大将军何进的儿媳妇,丈夫死后带着儿子何晏独居,曹操任司空的时候对她很着迷,于是连同何晏一起娶回家。曹操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把金乡公主许配何晏,因何晏是曹爽一党被司马懿诛灭三族,公主却得以存活。
孙姬生育曹上、曹勤、曹彪。 曹上、曹勤哥俩死的早,一直没有封号,曹叡时追封为临邑殇公子、刚殇公子,看这谥号就是早夭的意思。 曹彪,字朱虎,比曹干大20岁。建安21年封寿春侯,后封吴王、楚王。曾经犯禁规被削去三县户。曹彪似乎有些威名,曹芳在位的时候,兖州刺史令狐愚、太尉王浚密谋推翻曹芳改立曹彪,结果事泄被杀,曹彪也被赐死,死时57岁,其媳妇儿子均免为庶人,曹彪的属官也遭治罪。好在皇恩浩大,若干年后又恢复其后代的爵禄,毕竟是皇族宗室。 李姬生有曹乘、曹整、曹京。 曹乘、曹京,早夭,生前无封号,后追谥谷城殇公、灵殇公。 曹整,差点成了袁谭的女婿,袁谭与曹操讲和订立婚约,后来没有成婚。建安21年封郿侯,第二年就曹彬,建安22年曹彬死,曹均承袭爵位封樊侯,不料两年后便一命呜呼,追谥安公。其子曹抗袭位,但始终未封王。 刘姬生曹棘,早夭,追谥广宗殇公。 宋姬生曹徽,字子隽,建安21年封历城侯,后封庐江王、寿张王、东平王。这个儿子有点晋朝封廪丘公。据说曹徽曾率领本国军队,讨伐司马懿。结果在汝南被击溃,曹徽身中三箭,前去投靠蜀汉。蜀主刘禅不顾姜维等人反对,以背亲罪名,将曹徽用车裂之刑处死。司马懿不计前嫌,将曹徽尸首用万金从西蜀运来,追谥为灵王。 赵姬生曹茂,建安22年封万岁亭侯。根据记载,曹茂是个极其顽劣之徒,少小便“不识礼教”,不被曹操宠爱,长大又“不务善道”,颇受曹丕厌烦,所以别人都封王独不封他,直到曹丕死后才封为聊城王、曲阳王,所以曹茂对曹氏宗族有一种反感。曹徽发丧,他称病不参加葬礼,但他不深居简出还到处张扬四处娱乐,因此被参奏,差点被削去藩国,齐王曹芳念其为太祖之子,仅给予削县处分。 卞夫人生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个儿子。 卞夫人本从事演艺歌舞的倡伎,随班演出的时候与曹操相识,那时丁夫人尚在,她深知嫁给曹操只能做妾,但她“宁为英雄妾,不做庸人妻”。 曹丕,不必赘述。
曹雄,早夭,追谥为萧怀王,其子曹炳袭位,不久又夭折,无后,封国废除。 曹操有史记载的女儿七个,除上面提到的清河长公主、金乡公主外,其余五位曹宪、曹节、曹华、安阳公主、临汾公主生母不详。清河长公主嫁给夏侯惇之子夏侯楙,金乡公主嫁给何晏,安阳公主嫁给荀彧之子荀恽,临汾公主事迹不详不详,曹宪、曹节、曹华三姊妹被曹操打包处理给了汉献帝,自此,曹操成了国丈,上班时曹操给献帝行礼下班后献帝要加倍偿还。
曹操死于建安25年(年),享年65岁,从他20岁算起,45年的时间里,共生育了32个孩子,真是“硕果累累、创作颇丰”,简直是生育能手。 曹昂:曹操长子,皇帝,葬于首阳陵。 曹彰:年封任城王,谥号威王。 曹植:擅长文学,曾作《洛神赋》。年立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又称陈思王。 曹熊:早薨。追封谥萧怀公,又追封爵为王。 曹冲:为著名神童,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13岁病死,谥号:邓哀王。 曹据:环夫人所生,于公元年封为彭城王。 曹宇:环夫人所生,年封为燕王。魏元帝曹奂之父,魏文帝,魏明帝两代托孤。 曹衮:杜夫人所生,年封为中山王。 曹玹:秦夫人所生,年封为西乡侯。济阳怀王。 曹峻:秦夫人所生。公元年封为陈留王,死后谥曰恭。 曹矩:其母尹夫人,是曹操之妾,早薨。封范阳闵王。 曹上:曹操之妾孙姬所生,早薨。临邑殇公。 曹彪:年封为楚王。年与太尉王凌谋反事泄,被赐死。 曹勤:曹操第十八子,曹操宠妾孙姬所生,早薨。 曹乘:早薨。曹操宠妾孙姬所生,谷城殇公。 曹整:曹操第20个儿子,大约公元年出生,李姬所生,年封为郿侯。 曹京:曹操宠妾李姬所生,曹操的第21个儿子,早薨。灵殇公子。 曹均:周姬所生,年封为樊侯。 曹棘:曹操妾室刘姬所生,早薨。广宗殇公子。 曹徽:宋姬所生,年封为东平王。 曹干:曹操第二十五子,生母陈妾,养母王昭仪。年封为赵王。 曹茂:曹操最小的儿子,被册封聊城王、乐陵王 名人介绍 曹操(年-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观沧海/碣石篇》原文翻译及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4.海:渤海。5.何:多么。 6.澹澹(dàn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7.竦峙(sǒngzhì):耸立。竦,通耸,高。 8.丛生:指草木聚集在一处生长。丰茂:指茂盛,茂密。9.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11.日月:太阳和月亮。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汉:银河,天河。14.幸:庆幸。15.甚:极点。16.至:非常。 17.咏志:即表达心志。18.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19.咏:歌吟。20.志:理想。21.歌以咏志:以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观沧海/碣石篇》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曹操这首《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碣石篇》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此诗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3]《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公元年(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观沧海/碣石篇》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观沧海/碣石篇》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 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观沧海/碣石篇》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唐朝史学家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东临碣石,见沧海之广,日月出入其中。张玉榖《古诗赏析》:此志在容纳,而以海自比也。清代诗人沈德潜: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指的就是《步出夏门行·观沧海》这类作品。霸气当然是讥评,但如果将霸气理解为统一中国的雄心,那么,这种艺术鉴赏的眼光还是可取的。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安全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