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晰发展定位找准发展路径 饶阳县全力打造雄安新区“卫星城” 左俊勇 饶阳县位居雄安新区正南50公里,拥有雄安新区向南开放和南资北移进雄安的双重地缘价值,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实施,特别是雄安新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饶阳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按照省市关于雄安新区周边区域发展规划,县委、县政府将饶阳放在“大协同”背景下重新审视,确立了打造雄安新区“卫星城”发展定位,将各项工作都重新梳理,调高目标,努力在协同发展大局中实现率先崛起。 卫星城市的建设,关键是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就饶阳来说,要按照“对接京津、服务雄安”的发展定位,着力打造具备三种功能的雄安“卫星城”:一是“承接”和“配套”。承接京津和新区的产业转移,为新区提供产业配套,助推区域产业布局合理化。二是“对接”和“融合”。全面对接雄安新区发展规划,不断完善文化教育、休闲观光、旅游康养等功能,与雄安新区及周边城市群融合发展。三是“服务”和“供给”。立足自身优势,全面加强绿色优质农副产品供给和乡村休闲旅游服务,打造京津冀乡村振兴示范区。通过借势发展,借力赶超,将饶阳建成“环雄安新区合作的首选地、绿色生态文明的宜居地”。 一、承接雄安,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后劲充足的卫星城 雄安新区规划已基本确定,专家组明确表示,“雄安不能是产业封闭的孤岛式建设,而要利于辐射带动周边的发展,有效利用周边资源”。因此,要打造具有饶阳特色的“雄安卫星城”,必须把园区建设作为契合点,把产业承接作为支撑点,加快集聚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更加广泛地融入雄安新区,这是打造雄安新区卫星城的首要任务。突出抓好两个着力点,着力打造“环雄安新区半小时最优园区平台”。坚持把园区作为集聚项目、承接产业、协同发展的主战场。围绕承接京津和雄安新区产业外溢,高标准规划了占地10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具有“30分钟进雄安、20项投资优惠政策、亩优质土地”三大优势。通过开放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市场,积极采用PPP融资模式,推进路网、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供热、供气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系统、绿化系统、市政公用配套设施全部到位。按照“新九通一平”(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和双创平台)要求,全力提升园区智能化、科技化水平。特别是与中科院、上海复旦软件园、中核建集团等一批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合作,在园区建设一批研发中心、孵化基地、转化基地、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全力把饶阳建设成为雄安新区产业承接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生产配套基地。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作为卫星城,产业发展必须走错位、协调、配套之路,在服务中心城市发展的同时,培育和壮大自身新动能。对此,我们着眼于服务新区建设,结合自身优势,重点发展五大类产业。一是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针对雄安新区不设装备制造和加工业的现状,充分放大产业集聚优势,加快发展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业。突出抓好北京搏达电梯博览城、中饶圣泰太阳能板等一批先进装备制造项目落地建设,特别是立足我县“铁路配件”基地优势,加快发展轨道交通设备产业,将我县打造成为一流装备制造基地。二是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围绕承接新区成果转化,服务新区基础建设,加快发展一批新材料企业,特别是加快推进中建鹰沙集团装配示范产业园、北京敬业达绿色建材、保定邦泰高分子材料等一批新材料产业项目投产达效,提升产业发展的整体实力。三是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抢抓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演进机遇,立足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全面加快天津德天正北电子科技园、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引进一批高端电子信息企业,形成集聚效应。四是加快发展食品加工业。对接京津和新区优质农副产品需求,大力发展“鲜切”“净菜”等果蔬加工业,打造面向京津的“中央厨房”,特别是依托上好佳集团、首农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食品加工领军企业,真正将饶阳建设成为京津都市圈“菜篮子”产品供给基地、加工基地。五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立足新区“南大门”区位优势,加快整合交通资源,特别是依托新发地、中冷冷链物流、通用航空机场等项目,不断完善现代物流功能,将饶阳打造成雄安新区南部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六是康养产业。依托生态和现代农业优势,规划建设康养产业园区,加快引进一批康养护理及养老产业运营企业,全面疏解新区康养功能。 二、对接雄安,打造生态宜居、功能复合的卫星城 一个卫星城对城市人口要有吸引力,既要有必备的规模和功能,又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饶阳建设卫星城,必须充分加强与雄安新区规划对接,确保城市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更加契合顶层设计和新区规划。当前,已经聘请中规院对全县城市发展进行了高标规划,就是要加快发展“养心”“养老”“养子”产业,把饶阳打造成雄安南部的“生态之城”“教育之城”“康养之城”“文化之城”。按照规划要求,着眼于对接新区建设,统筹推进六个片区建设:一是综合服务区。着力提升“卫星城”承载能力和竞争优势,不断完善县城公共文化、商贸金融、休闲购物等服务功能,加快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展览馆、图书馆、新汽车站、腾兴国际广场、大型酒店等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吸附力,打造雄安南部崛起新城。二是文化园区。着眼于延伸雄安新区文化服务功能,全面整合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在县城新区高标准规划建设饶邑文化产业园,全面加快民族乐器博物馆、民俗艺术街区、艺术家互动工坊建设,打造雄安新区南部,集展览展销、创意体验、观光休闲于一体的重要文化综合服务平台。三是农业观光博览区。立足于打造独具田园风韵的魅力“卫星城”,充分发挥绿色生态和现代农业优势,与贵州贵澳集团合作,在新城区加快建设贵澳饶阳农旅数据小镇,打造集农业博览、示范种植、生态养生、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观光博览园,同时,依托该园区发展现代康养产业,规划建设健康养老区和康养特色小镇,全面疏解雄安新区养老功能。四是生态休闲区。着眼于打造水绿交融的“亲水之城”,将县城新区向南跨过留楚排干渠,把留楚排干渠打造成为县城最重要的生态景观河,同步规划设计两侧绿化美化、景观小品、亲水设施、自行车道等设施。同时,在南侧规划建设亩的城郊森林公园,打造饶阳的“城市绿肺”。五是教育园区,把教育作为融入雄安新区的长远战略,全面加快综合教育园区建设,提升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特别是立足区位优势,引进衡水优质教育资源,为周边县市和雄安新区学生就学提供保障。同时,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研究院所、高等学校、研发机构进驻,打造环雄安新区重要的教育之城。六是旧城区改造。立足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突出抓好老旧片区和城中村改造,抢抓国家实施新的三年棚改计划机遇,对旧城区6个老旧片区和13个城中村,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方式,利用三年时间全部改造完成,改善群众生活,提升旧城形象。 三、服务雄安,打造农业强、农村美、系得住乡愁的卫星城 作为农业大县,农业农村工作是饶阳的“金字招牌”,打造雄安“卫星城”,必须充分立足这一优势,推动优质农产品供给服务和乡村旅游服务同步发展。目前,已聘请中国农科院,正在高起点、高标准编制《饶阳县乡村振兴五年规划(-)》,进一步明确饶阳现代农业、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力争用两至三年时间,把饶阳打造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在优质农副产品供给上,立足“中国蔬菜之乡”“中国设施葡萄之乡”两张国字号名片,推进设施农业提档升级,让饶阳果蔬打入雄安新区、抢占新区市场,同新区一同成长、一起壮大。突出抓好三大支撑。规模支撑。以规模农业提高雄安新区市场供给率,围绕“一园五带”产业格局,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效应,稳步提高“饶阳果蔬”供应量,力争年内京津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以上,雄安新区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科技支撑。以打造环雄安新区现代农业科技高地为目标,继续加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蔬菜协会、省农科院合作,在我县建设农业科技集成示范中心、蔬菜研发中心和葡萄育苗中心,推动现代农业提档升级。核心区支撑。着眼于打造京津冀地区现代农业样板区,突出抓好县域北部国家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区、县域中南部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区、县域东部河北省田园综合体示范区建设,做大做强现代农业载体。在乡村休闲旅游服务上,坚持城乡一体、因地制宜,不断健全旅游要素配置,打造“农旅一体”融合发展新格局。一是精心谋划旅游线路。面向京津和雄安新区,打造以现代农业采摘、观光休闲为内容的精品线路,全面加快滹沱花谷、百里蔬菜长廊、十里葡萄长廊等生态景建设,特别是结合三区同建,加快同岳乐活小镇、官亭民乐小镇、大尹村蔬菜小镇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明、产业强、环境美的特色小镇,让游客慕名而来,满意而去。二是打造精品美丽乡村。在高标准实施改水、改厕、改暖、改路四大工程基础上,按照“农村变景区”思路,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品味和内涵,突出抓好古树、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打造“一村一规、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格局,让美丽乡村能真正系得住乡愁。三是打造节会旅游品牌。继续举办“中国蔬菜葡萄节”“北方秋冬季设施番茄大会”“北方秋冬季设施蔬菜大会”等活动,通过节会盛事吸引京津和雄安新区游客来饶,助力全域旅游再上新台阶。(作者系饶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衡水网信长按左侧河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白癜风诱发因素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yangzx.com/ryxyw/19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