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文丨赵新乐来源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ID:chinaxwcb)

原标题丨安徽省局对全省名记者逐个建立台账 全面清除不符合条件的持证人员

在刚刚结束的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工作中,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经过周密部署、认真把关,严格审核参加核验的家新闻单位、名新闻记者。共注销了个新闻记者证,全面清除不符合条件的持证人员。

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朱训义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安徽省局以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工作为抓手,全面加强安徽省新闻记者证管理,规范新闻采编行为,从源头抓起,纯洁新闻记者队伍。

据朱训义介绍,安徽省局要求承办处室新闻报刊处,抛弃旧观念和老经验、老办法,时刻紧绷规矩纪律、廉洁自律这根弦,不走过场,确保年度核验工作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进行,全面加强新闻记者队伍管理,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践行“两学一做”。

据了解,在总局《关于开展新闻记者证年度核验工作的通知》要求基础上,安徽省局将年新闻记者证年度核验工作细化为4个阶段组织实施。

各新闻单位对照核验重点及新闻记者证发放要求,清理清查本单位所有新闻记者证持证人员,形成自查报告,汇总通过年度核验和不予通过年度核验的人员名单,如实填报《新闻记者证年度核验表》,按照正常程序上报。

在第一阶段中,安徽省局新闻报刊处在审查中发现部分新闻单位的核验表对持证人员的所在部门存在表述不清等问题。对此,安徽省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市局和新闻单位严格把关,自查自纠,针对年度核验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重新报送年度核验材料。

对重新报送的年检材料,省局新闻报刊处经过严格复查发现部分单位仍存在党务、行政、广告、发行等非采编岗位工作人员持有新闻记者证的现象,以及未及时注销离岗、离职、离退休人员的新闻记者证的情况。

针对第二阶段复查年检材料中发现的问题,安徽省局要求各新闻单位报送由人事部门加盖公章的全体人员花名册,省局新闻报刊处通过年度核验人员名单与花名册人员信息进行逐一对照审核,对发现持新闻记者证人员所在部门与花名册所在部门不一致的,一律暂缓发放新闻记者证年度核验标签。

考虑到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从业人员岗位变动频繁的问题,安徽省局对全省61家县级广播电视台进行摸底排查,花大力气,摸清各县台新闻采编从业人员情况,确保台账清晰、管理有序。

对全省0家新闻性期刊报送的持证人员名单逐一审核,要求期刊社提供单位全体人员花名册和样刊,对照花名册和期刊样刊的版权页及刊登内容,确定其是否有新闻采访稿、是否在编辑岗位,对不在新闻采编岗位的、已调离的、超出总局核准数的一律予以注销。

对于通过年度核验的人员,安徽省局在第四阶段按照1∶1的比例发放年检标签。其中,对于年度核验表上姓名与花名册上姓名不相符、所在采编岗位表述不明确等多种情况不能确认其是否确实在采编岗位的18名审核存疑人员,暂缓发放年度核验标签。

同时,进一步要求各新闻单位对审核存疑人员的情况进行说明,经所在市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审核后报省局报刊处审核确认,确属不符合条件的持证人员一律限期注销违规持有的新闻记者证。

至此,安徽省61家报纸出版单位的名新闻记者参加年度核验,61名不符合持证条件人员的新闻记者证被注销;全省78家广播电视台的名新闻记者参加年度核验,名不符合持证条件人员的新闻记者证被注销;0家新闻性期刊出版单位的名新闻记者参加年度核验,6名不符合持证条件人员的新闻记者证被注销。

经过此次兜底式、拉网式年检后,安徽省局对全省名新闻记者逐个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将新闻记者证年度核验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了新闻记者证年度核验工作,创新新闻记者证管理工作思路、方式和手段,防止新闻单位采编与经营人员混岗,贯彻落实采编与经营两分开的原则,规范新闻采编秩序。

相关阅读:

河北打掉特大假记者团伙:骗得太多了,连自己都深信不疑

来源丨法制网

7月5日,记者随全国扫黄打非办组织的采访组,来到河北省衡水市,对全国扫黄打非办和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特大假记者团伙案进行采访。

据衡水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办案人员葛涛介绍,该团伙人数众多,连续多年对衡水、沧州、石家庄三市十余县的企业实施敲诈勒索,影响极坏。该案现已侦查完毕,破获敲诈勒索案件38起,涉案金额34万余元,查扣作案用车辆5部,手机18部,查获用于作案的证件、胸牌、车标等40余个。抓获团伙成员人,已全部移送起诉。

全国扫黄打非办挂牌督办

年月14日,接到衡水市上报案件后,河北省“扫黄打非”办主任李晓明,作出“要追根溯源,扩线深挖,加强宣传,尽快破案”的指示,并与省公安厅领导沟通协调案件查办工作。

河北省扫黄办先后6次协调沧州、保定、石家庄等涉案地区的“扫黄打非”有关部门加强相关案件线索搜集反馈并要求其全力配合公安部门侦办此案,先后4次与省公安厅沟通加强案件侦办事宜。

月底,河北省扫黄打非办对该案挂牌督办。3月17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和公安部对该案联合挂牌督办。

以曝光为借口敲诈勒索

年11月,衡水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频频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冒充“记者”以曝光问题为由向企业敲诈勒索,影响非常恶劣。

经过走访摸排,办案民警了解到,涉案人赵某峰系武邑县韩庄镇宋村人,今年45岁,没有正当职业,对外自称某媒体记者。赵某峰家里经常有人集合,然后开车一起出去,到衡水市周边各县转悠,以中小企业为敲诈勒索目标。

河北假记者案收缴的假证件。法制网图

调查过程中,办案民警还发现以史某望为首的另一伙假记者。两伙假记者经常交叉结伙出行,对企业实施敲诈勒索。

经过对企业核实,犯罪嫌疑人赵某峰、史某望等人主要以曝光企业问题为由索要封口费,价格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其作案范围涉及衡水、沧州、石家庄十余县市。

专案组经过摸排走访,追踪扩线,深入研判,逐一确定了犯罪嫌疑人落脚点和生活规律,于年1月3日开始收网。在该团伙分赴阜城县和安平县再次实施敲诈后,专案组民警兵分两路,一举抓获团伙成员5人。

经讯问,犯罪嫌疑人赵某峰、史某望等人交代,年3月以来,他们以“新闻记者”身份在衡水市深州、饶阳、安平、景县、枣强、阜城,沧州市泊头、献县及辛集市等地,以曝光问题、刊发负面报道相要挟,向企业敲诈钱财的犯罪事实。

按图索骥顺藤摸瓜,年春节前后,专案组又先后两次集中收网,截至目前,名犯罪嫌疑人已到案并全部移送检察院起诉。

师傅带徒弟母亲带儿子

专案组对犯罪团伙组织架构、作案方式、证件来源、媒体性质及主要犯罪事实进行了梳理分析。

这个特大假记者团伙由三个“小团伙”组成,每个“小团伙”内成员相对固定,多以相熟程度、亲缘关系结伙作案。但三个“小团伙”之间也存在三五成群、相互交叉、串联作案的情况,团伙内部的组织结构相对松散。

团伙成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劣迹斑斑。团伙成员中,6人有抢劫、盗窃、聚众斗殴、伪造印章、故意伤害等犯罪前科。二是知识水平低。据犯罪嫌疑人赵某峰称,他原来就是一个干装修的包工头,后来打麻将的时候认识了犯罪嫌疑人史某望,年4月,史某望邀他加入“中国新闻播报社”当记者,说这行挣钱快,于是赵某峰花费1万元办理了该新闻播报社的工作证。史某望是地道的农民,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原来就是种地的农民。三是“师傅带徒弟”。犯罪嫌疑人马某、贾某因长期在本地作案,被视为资深记者,不再直接参与,转而指使他人进行敲诈。

马某对外自称记者,时间一长连她自己都深信不疑。年,她通过朋友花元钱办理了“三农内参”工作证,开始四处招摇,年,马某又为自己的儿子宋某乐办理了“三农内参”工作证,母子二人一起当起了“记者”。直到落网,马某才后悔莫及:“我错了,我更不应该给他办证,都是我害了儿子呀!”

河北假记者案收缴的假证件。法制网图

信息共享轮番敲诈

赵某峰、史某望等人通过花钱或其他方式办理了三农内参、中国新闻播报社、法制监督在线等媒体的证件后,驾车流窜至衡水及周边县市,主要寻找有烟筒往外冒烟或者往外排污水的企业。

他们有几种敲诈方式:一是借力敲诈。一般情况下,犯罪团伙在对企业拍照后,冒用记者身份或以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的身份,拨打9环保督察热线与环保局等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并以曝光问题为要挟,一方面向环保局施压,另一方面通过环保局向企业施压。企业迫于环保局和媒体的双重压力,一般都抱着息事宁人的心态给钱了事。

二是串通并多次敲诈。该团伙建立了







































白癫疯该怎么治
治疗白癜风有效方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yangzx.com/ryxji/21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