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李耀刚,男,汉族,年3月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主要从事机械(车辆)动力学,先进制造,智能制造方向研究。目前担任河北省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机械动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河北省工程训练学会理事长。主编教材1部,指导了20余名硕士研究生与机械动力学相关课题的研究。近年来,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EI收录10篇;核心期刊28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河北省基金项目2项,主持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唐山市科技公关项目4项。李占贤,年生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现任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河北省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多年从事机器人和机电一体化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曾主研了国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主持河北省自然基金、河北省科技平台建设、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唐山市科技攻关等项目研究,为地方企业研制开发了20余套机器人装备并应用和推广,获得2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获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张广文:男、生于年5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华北理工大学创新教育基地党总支书记。社会兼职:中国振动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包装联合会理事、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工程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包装工程、CAD/CAE/RE。近年来,主持或主研完成省级科研课题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EI检索3篇,取得国家专利1项,出版著作1部,参编全国统编教材3部。获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唐山市科技进步奖1项、唐山市青年科技成果奖1项,曾荣获全国包装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杨志安(.11-):男,汉族,河北秦皇岛人;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03-.03毕业于天津大学一般力学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历任唐山高等专科学校(唐山大学)教师、科研生产处副处长、处长、副校长等职务。年8月任唐山学院副院长,11月任唐山学院党委常委。年9月至年9月,在职进入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力学博士后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年9月至今担任唐山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近年来,先后参与主持完成国家、省、市9项课题研究工作。在力学、数学、机械类及综合性高水平学术刊物及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有20多篇被EI、SCI、ISTP收录。获得年国家“八五”重大科技成果证书、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年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唐山市青年科技奖,年获首届河北省青年科技奖提名奖,年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三等奖,年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年获唐山市自然科学领军人物称号;年、年获得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三等奖;年获得河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安立宝,男,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美国密西根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年入选河北省第二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并获省级特聘专家称号,年获得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称号。主要从事微纳制造技术、精密加工技术、纳米技术特别是先进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的研究,作为负责人完成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在AppliedPhysicsLetters、The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C、JournalofMaterialsProcessingTechnology、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复合材料学报、材料研究学报、材料工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及美国材料学会年会等国际会议发表论文余篇。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Carbon等十余种知名SCI期刊审稿人。程相文,男,年5月出生,汉族,河北唐山人;民革党员,工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机械动力学、散料输送机械、矿山机械等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年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年至年在承德矿山机械厂工作,年至年在河北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专业为一般力学,年至年在唐山冶金矿山机械工作,历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所副所长。年至今在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工作,年晋升教授。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机械设计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8篇;主持河北省科技厅计划项目一项、指导项目一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唐山市科技局计划项目两项,参加国防科工委项目一项。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冯立艳,女,汉族,生于年,硕士,河北滦南人,唐山市教学名师。现任唐山市政协委员、民盟唐山市委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专家、校本科教育督导专家、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主持机构学与机器动力学、机械产品设计与分析、新能源等方向科研项目十余项,获批专利6项,曾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2项、河北省优秀软件奖1项、河北省教学成果奖2项,发表论文60余篇,主参编教材7部,曾获河北省优秀教师、唐山市十佳教师、唐山市十大女杰,两次荣记振兴唐山二等功。年河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学年校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指导的3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李建功,男,汉族,年4月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高等教育精品课《机械设计》课程负责人。年7月毕业于东北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年8月至年4月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工作。自年5月起,在华北理工大学工作至今。长期从事机械设计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完成“螺旋锥齿轮的精确设计、数控加工与仿真研究”、“汽车变速箱换档机构的研究”等10余项纵、横向科研课题。获得“物料搬运多功能车机床工件装卸货物吊装车”等多项专利。在各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三项。主编《机械设计》等三部教材,其中《机械设计》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两部教材,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程秀芳(-):女,汉族,河北省献县人;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年7月毕业于河北矿冶学院(现华北理工大学)机电系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年9月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精仪系研究生进修班学习,年获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自年留校任教至今,一直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康复机器人、机械动力学、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主持、主研的科研项目:河北省科技厅4项,唐山市科技局2项,河北省教育厅1项;横向课题2项;河北联合大学自然基金项目1项;河北联合大学教改项目3项。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发表教改论文4篇,著作2部。董小雷,年9月至年7月,分别在内蒙古工业大学锻压专业和固体力学专业进行本科及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就职于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制图教研室。年7晋升为讲师;年1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年12月晋升为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机械制图的教学工作,任“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省级精品课的项目负责人,荣获校级及市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获得华北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1项,并编写了三部教材及配套习题集,任副主编。同时进行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成型过程模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核心期刊10余篇;获得唐山市科技进步奖2项,8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玄兆燕女年9月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07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03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机电控制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01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自年以来一直从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机电系统计算机仿真;机电系统测控技术。主持及主研的代表性科研项目有:“矿井风机振动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研究”;基于LabVIEW的形状误差虚拟测量软件平台的开发”;“基于物联网的小麦病虫草害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基于农作物灾害预警的多参数数据采集系统”等。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6篇EI检索;编著3部;专利5项。王丰(-),女,汉族,辽宁省鞍山市人,教授。年毕业于天津纺织工学院,获学士学位;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机电控制及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工业过程自动化控制以及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了省级科研项目3项、市级科研项目5项,省级鉴定4项,鉴定水平均为“国内领先”,1项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第一主编,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共计出版高等院校教材7部;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20余篇为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被EI检索。霍平,女,教授,硕士生导师。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至今,在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任教,一直从事机电一体化教学及科研工作。近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8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市级课题4项,横向课题3项。主要工作:从事机电一体化教学及科研工作,并致力于机器视觉及工业检测方向的研究。主讲课程:1.过程设备设计2.机械制图代表性科研项目:1.机电产品质量数字化评价方法与智能维护技术研究,河北省科技厅,,项目负责人2.基于CCD技术的管道-法兰焊缝识别技术研究,唐山市科技局,,项目负责人李成群,教授,年出生。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和机器人应用.7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研四项河北省科技厅课题并通过省级鉴定,主持五项唐山市科技局课题并通过鉴定,获批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69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EI检索17篇,第一作者核心期刊37篇。主讲过《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课程。蔡玉强,男,教授,工学博士。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二层次人选,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年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年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年于北京交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年至年于唐山钢铁公司从事技术工作,历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年至今于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任教。研究方向为机械动力学及计算机辅助分析。近年发表论文50篇,其中EI收录4篇,编著、参编教材6部,专利3项。完成省市级项目及横向项目多项。、届华北理工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年、年华北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王宝中,男,年生,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系主任,兼任中国振动学会包装动力学分会理事。主要从事机械传动与控制及机构学与机械动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荣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得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项;出版专著1部,作为副主编出版教材3部;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完成了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科技厅项目1项。横向科研项目4项,主持完成了市科技局项目5项,参与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项。李和平,年4月生,博士,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副研究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机械高温与等离子体实验室客座副教授,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客座副教授。从事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包括热等离子体条件下高温部分电离气体的三维和非平衡特性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工作,大气压等离子体喷涂过程中颗粒行为的研究,大气压非平衡冷等离子体放电特性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工作,以及等离子体在高级材料加工、基因控制、环境净化、国家反恐行动、废物处理、消毒灭菌、以及战地生化清洗方面的机理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曾获得年度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年度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励委员会等离子体物理博士论文奖及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等奖励。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3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2篇。裴未迟,男,汉族,年12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科研研究生秘书。年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机构学与机械动力学,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先进制造,智能制造方向研究。任教以来一直从事机械设计制造、计算机辅助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5篇;核心期刊14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河北省科研项目3项,市厅级科研项目5项。全部科研成果均通过鉴定。主要研究方向:机构学与机械动力学、先进制造技术、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的“粉粒物料运输车的自动设计系统”获年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赵树忠,男,汉族,年6月生,河北省唐山市人,副教授。年7月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年3月毕业于天津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年8月毕业于天津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等。主讲课程:1.试验设计及数据处理(研究生28学时)2.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本科生32学时)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本科生40学时)代表性科研项目:1.“碳纳米管介电电泳组装技术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排名第3)代表性论著:1.赵树忠主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北京:科学出版社,2.赵树忠等.猫眼光学误差的测量与修正.光电工程[J].(5)3.(EI收录)于玉真,男,汉族,河北省武邑县人,工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和数字化仿真;主要成就:近三年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SCI检索1篇,EI检索6篇,作为主研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河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1项,唐山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1项,主持研究生教改重点项目1项,弹性力学和有限元分析教学案例库项目1项;以第1作者身份出版专著2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参编教材若干部。侯锁霞(.03-):女,汉族,河北衡水人;硕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03-.03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曾到长春第一汽车厂生产实习;而后在陶瓷集团煤气厂设备科从事设计工作。于年调入华北理工大学并先后在华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和技术转移中心任职,年6月至今担任华北理工大学科技处成果市场科科长。学校工作期间长期从事机械先进制造与摩擦磨损研究及科研管理工作。先后参与主持完成国家、省、市10余项课题研究工作。近年来获省、市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篇,中文核心1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6件,指导的本科毕业设计,其中多人获得优秀。刘伟民,男,汉族,年5月出生,河北省唐山市人,副教授。年7月毕业于东北大学矿山机械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年6月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制造系统优化、智能制造等。主讲课程:1.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生28学时)2.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本科生32学时)3.精益生产(本科生32学时)代表性科研项目:1.“物联网环境下危险物资运输动态监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河北省科技厅项目,排名第1)2.“长型材组批调度自动化立体库系统设计及仿真优化研究”(唐山市科技局项目,排名第1)代表性论著:1.刘伟民等.基于物联网的物资配送监控系统设计.物流技术[J]..11.(核心)2.刘伟民等.考虑工作量平衡的多旅行商问题及其蚁群算法求解.计算机工程与应用[J]..5.(核心)崔冰艳女(-至今)博士/副教授从事机器人机构学、机械动力学、机器人设计及性能分析等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20篇,出版专著2部,申报发明专利7项。获省级教学比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目前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基金青年基金项1项和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构学与机械动力学、机器人应用技术及研究。韩炬,年2月出生,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年在西安理工大学包装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年在河北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数字化设计及制造、机械传动可靠性等方面的研究。曾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韩炬,李威,王志军.采用分形理论与微分几何的摆线针轮形貌模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51(11):97-.2.韩炬,王笑虎,梁黎明.RV减速器摆线针轮传动部分啮合特性仿真分析[J].机械传动,,41(11):-.邱常明(-):男,汉族,山东荣成人;工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于.07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矿业机械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08-.08在山东煤矿泰安机械厂和唐山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工作;.09-.04在河北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06至今在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及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先进制造技术、机构与机械动力学。多年来从事金属工艺学、热加工工艺基础、矿山机械设备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完成河北省教育厅项目“轧制新工艺下高锰钢耐磨性能研究”;主研唐山市科技局“新型耐磨钢实验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主编教材1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王彦凤(-):女,汉族,河北省玉田县人;工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于.07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矿山机械工程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07至今在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及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机构与机械动力学、先进制造技术。多年来从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矿山机械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唐山市科技局项目“新型耐磨钢实验研究”;主研山西省科技厅项目“带式输送机动态理论研究”、河北省教育厅项目“轧制新工艺下高锰钢耐磨性能研究”、河北省科技厅项目“液态高炉渣调质与矿相重构过程机理研究”;参与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参编教材6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黄金凤,年生人,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年毕业于河北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获得天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多年从事计算机应用和机电一体化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曾参加河北省自然基金、河北省科技平台建设、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唐山市科技攻关等项目研究,参加多项横向合作项目研究,获得1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王志军,男,年6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年9月毕业于燕山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并联机器人技术,六维力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机器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12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郑爱云,女,汉族,年11月出生,河北省唐山市人,副教授。年7月毕业于东北大学冶金设备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年3月毕业于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制造系统优化、智能制造等。主讲课程:1.机械制图与微机绘图(本科生学时)2.机械设计制图(本科生学时)3.工程图学(本科生56学时)代表性科研项目:1.“主动物流配送系统模型及应用研究”(唐山市科技局项目,排名第1)2.“智能管系焊接车间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唐山市科技局项目,排名第2)代表性论著:1.郑爱云主编.机械制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赵震,男,汉族,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现任工业设计系主任。.09-.07毕业于燕山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09-.06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信息设计及理论专业,获硕士学位;.7-至今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任教。发表论文8篇;核心期刊4篇;完成河北省教育厅项目1项,唐山市科技局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编写教材1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3项,外观专利1项。孟丽丽,女,年12月出生,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以及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年被评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第三层次人选。作为主研人,参加省、市级科研项目共10余项,主要有“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机电产品质量集成系统研究与应用”、“基于集成化BOM和工作流技术的CAPP系统研究”、“离散型中小制造企业的可重构定制化信息集成系统开发”等,其中1项课题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微电子学与计算机》、《工程图学学报》、《现代制造工程》等国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余篇,EI收录4篇,专利2项。张好强,男,年9月生人,籍贯: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中国共产党党员,副教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近几年,承担科研课题十几项,其中主持唐山市科技局科研项目1项,河北省教育厅项目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唐山市科技局科研项目十几项。先后获得唐山市科技进步奖三项,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1篇,中文核心期刊二十多篇;国家发明专利3项,参编教材2部。 编辑:机械工程学院 排版:尹越 审核:李老师、杨老师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赞赏 长按2018治疗白癜风疾病最好的药是什么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