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西太后爱吃的杂面

许可

饶阳杂面轧得有多薄?在底下放一张报纸,隔着面片能把每一个字认出来。切多细?脑袋上的头发丝似的。配上佐料放上面,用开水一沏就能吃。要没个特点,怎么能叫“金丝杂面”呢。要没异样,怎么能作为给慈禧太后进贡的礼品呢?中华民国时期,仇家的杂面,在天津举行的全国食品比赛会上,曾经获得了印有孙中山博士头像的奖状。

金丝杂面下什么料?上好的纯绿豆面儿,鸡蛋清儿,芝麻身儿,白糖水儿,外加多少味中草药。当然,这还只是个大概其,人家的秘方,局外人闹不清。

谁是金丝杂面的创造人呢?当时的师傅是哪一位?具体时间是何年哪日?这些都没有文字记载。反正传说是一百五十年以前,在饶阳城里十字街上,有一家姓仇的,夫妻二人在这里开了一个招商小店,靠卖杂面与接待客人维持生活。吃杂面的呢,大都是南来北住的行人,什么推车的、挑担的、步行的,骑牲口的。这杂面有个异味,爱吃的吃起来没个够。不爱吃的只有凑合着吃。他的杂面摊儿,竞争不过卖豆腐脑的,比不上卖面条的。为了多做生意多赚钱,这店家可就在杂面上动了脑子进行研究。第一在“细”上下功夫;面细,切的也细,又在配料上费时间花本钱,鸡蛋清儿、白糖水儿,都掺上了,买卖倒是日见起色。

有一天傍黑,一个北往的旅客住了店,当晚就病在店里了。浑身发烧滚烫滚烫。一连数日难以起炕,店主人仇掌柜替客人请来大脉先生,诊了脉开了处方。替客人熬好了药放在锅台上。偏巧这时又来了买卖,男掌柜应酬客人去了,内掌柜开始替客人做饭煮杂面,小灯儿很暗,错把药汤当成了清水倒进锅里。那有病的老客吃了一碗面,躺下后睡了一觉病就好了。这一来,店家掌柜的脑子豁然开朗,高兴的不行,就独出心裁,和那位大脉先生共同研究,在磨杂面的时候掺上了中药,经过试验很有效验。从此,他们杂面生意就越做越红火。当时那位客人走的时候带了一些杂面,到了北京,也不知与宫里有什么瓜葛,竟把杂面送到了西太后的饭桌上,西太后一吃非常对口味,就传下旨意,点名要吃饶阳的杂面。这样,饶阳的杂面便成了贡品了。它的美名一直留传到今天。

金丝杂面数饶阳,几人曾经入口尝。

大多名声先饱耳,不须品味到心肠。

注:本文选自饶阳民俗大观丛书之一的《饶阳人的手艺活儿》一书,感谢编者和作者









































白癞风
白癞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yangzx.com/ryxji/50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