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有幸征集到了年8月饶阳抗洪纪实照片,这些老照片记录了二十年前饶阳县抗击特大洪水一些照片资料,感谢清风同志二十年前的记录,让我们又回到那惊心动魄的“96,8”。 年8月3日到4日太行山区普降特大暴雨,黄壁庄水库入库流量大过m3/s,超过百年一遇,经省防洪指挥调度,黄壁庄水库向滹沱河泄洪最大流量m3/s。年8月4日11时50分,饶阳县防汛办接衡水市防汛办通知,黄壁庄水库向滹沱河下游分洪个流量,4日16时45分加大到2个流量,8月5日7时再次加大到个流量。水头8月6日13时进入饶阳县境内,14时50分饶庄桥下见水,7日5时50分南堤故城段透水决口,决口最长米。决口经过北京军区驻石27军广大官兵和县防汛指挥部组织的(城建局、自来水公司、水利局工程队)技术人员以及全县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历时7个昼夜终于将决口顺利合龙。(8月7日9时饶庄断面实测个流量,水位21.68米,最高洪峰21.78米,超过河道堤防最高设计水位0.49米,最高设计水位为21.29米,自此水位开始回落。7日15时,流速个流量,水位21.6,9日9时,水位21.11米,流速个流量,8月18日流量降到m3/s,洪水基本过去),到8月31日姚庄断面已累计过水约15亿m。(文字内容:《96年8月饶阳南大堤决口的成因、影响和思考》。作者:宋玉壮,男(饶阳县水利局工程师)、王玉荣,女(衡水市防汛抗旱办公室,副主任,工程师) 拍摄时间:年8月9日 地点:饶阳县健康路(第一实验小学门前) 北京军区27军驻石家庄所属部队约六千人奉命赶赴饶阳,实验小学等各个学校里住满了解放军官兵。下面有一段亲历者(一位网友)的话:滹沱河水历。年8月6日下午2时左右,洪水在主河道内通过姚庄桥。次日2时河水突然上涨,至4时30分已满主河槽,到达滹沱河南大堤,北关村南堤路口只距堤顶1尺。据村民所见,洪水来时,水头1米多高。7日上午6时2左右,南大堤故城段突然决口,倾间达余米宽。洪水顺渠往南,往西,往北而流。在以后的7天时间里,淹没饶阳及武强县几十个村庄的耕田,淹没饶武路段1尺深(南堤以西路段)。水未进饶阳县城。7日凌晨洪水洪峰到达饶阳境内时,北京军区27军也迅速(与洪峰几乎同时)赶到饶阳(大约有六千人)。9日上午4时从保定安新白洋淀调来50多艘旅游快艇到被水围困的48个村庄抢险救生。 拍摄时间:年8月9日 拍摄地点:健康路原自来水公司门前 这幅图片应该是刚刚从抗洪前线下来的官兵,准备回到实验小学(临时驻地)休整。照片右上角能看到工商局(现在叫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办公楼。 拍摄时间:年8月8日傍晚 拍摄地点:饶阳县段道村南 解放军官兵将砂石料装袋搬运到三马车上,三马车将砂石料运输到南堤故城决口处,用于封堵决口。 亲历者口述:记得那时候刚中专毕业,听说南堤故城段决口了,解放军和老百姓在帮忙运输砂石料,我带上相机骑自行车奔往前线,当走到段道村南时看到了壮观的场面,拿出相机按动快门记录下这一时刻,然后和大家一起动手装运砂石料,不记得干了多久只记得天黑了看不见了,后来用三马的车灯照亮,继续装运,不久前方传来消息停止装运,我就骑车子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心情又忐忑有激动,忐忑的是不知道决口什么时候能合龙,激动的是自己能够参加到劳动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拍摄时间:年8月10日上午 拍摄地点:饶武路与南大堤交叉口南米左右 亲历者口述:这天我跟随运输砂石料的三马车,去故城南堤决口处看望在那里参加堵口任务的父亲(大堤决口后县抗洪指挥部立即命令城建局组织技术人员配合解放军封堵决口,父亲当时被任命为负责人),当时心里特别的害怕,当三马车驶上南堤看到一望无际的洪水时自己被震撼了,大自然的破坏力是巨大的,感觉雄伟的南大堤此时变得很渺小,左侧是滹沱河洪水,右侧是故城决口倒流的洪水,三马车行驶在南大堤上感觉大堤都被洪水泡“宣腾”了,走上去“福囊福囊的”,当时心里那个怕啊。 拍摄时间:年8月10日 拍摄地点:南大堤故城村北 拍摄时间:年8月10日 拍摄地点:南大堤故城村附近(离决口很久了) 亲历者口述:三马车行驶到离决口处不远停车等待命令,因为越是离决口近就越危险,车辆要根据现场解放军的指挥分拨过去。我一会就见到父亲了心里很激动,父亲已经有四、五天没有回家了,不知道他瘦了没有,工作危不危险,大丈夫理应如此,在国家危难时刻定将挺身而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所在。 拍摄时间:年8月10日 拍摄地点:南大堤故城段(照片远处是留吾村) 水流湍急汪洋一片,解放军战士乘冲锋舟执行任务,对面就是那几个留吾村。 拍摄时间:年8月10日 拍摄地点:南大堤故城段 照片中是故城村,南大堤故城段决口后主要水流流下了下游,部分水流倒灌到县城方向。当时故城村被洪水围困,村民房屋宅基地势较高,基本没有被淹。 拍摄时间:年8月10日 拍摄地点:南大堤故城段决口处 亲历者口述:我随三马车卸完材料后,快速走向决口处,拿出相机记录下了这个场景,大家通过照片可以看到决口合龙是用的什么技术,首先在决口两侧将钢管打到水下,纵向横向的进行扣件连接,然后在两侧打入木桩,这样首先抗击洪水对堤坝的冲击,然后在两侧木桩中间填筑装有砂石料的编织袋,在铺设脚踏板这样慢慢向前推进,木桩是军民用右下角的工具两个人合作一点一点砸下去的。照片中的这个男子,成了这张照片的主角,应该是来参加抗洪的群众。 拍摄时间:年8月10日 拍摄地点:南大堤故城决口处(封堵工程的最前沿) 亲历者口述:这张照片是决口封堵处的场景,当时觉得解放军指战员与我县技术人员分工协作,快速封堵决口,场面紧张而有序。记得在这里看到了一位配有少将军衔的将军,他个子挺高,皮肤较黑,戴着一副墨镜(后来得知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27军军长邱金凯将军,年邱将军晋升为中将军衔),他当时就站在我左侧指挥大家封堵决口,能与将军近距离接触真是荣幸至极,终身难忘。 拍摄时间:年8月10日中午左右 拍摄地点:南大堤故城村东南段 亲历者口述:当时在封堵决口现场大家都一片忙碌,记得父亲站在封堵决口处的最前沿,站在钢管支架上,指挥技术人员在前沿架设钢管支架,上衣穿白色吊带背心,下身穿灰色短裤,脖子里挂着一个红色的哨子,他本来皮肤就黑在这里工作人更黑了,而且显着非常疲惫。后来他和几位同事与解放军官兵在一起商讨下一步的工作时,我走了过去拍下了这张照片。等他不忙了,我才上前跟父亲说了几句话,母亲带的话,奶奶带的话我都捎到了,他说放心吧回去告诉她们我挺好的不要惦记,最后告诉我让我在这里多呆一会,看看大家的工作,向解放军和技术人员学习抗洪精神,学习大家创造出来的堵口诀窍(我后来领悟到在危急时刻除了具备坚韧的信念,同时更需要有过人的智慧,还要有快速的执行能力和合作意识)。 拍摄时间:年8月10日中午 拍摄地点:南大堤故城村东南段 亲历者和自来水一位同志与27军通讯员合影留念。他们身后是故城村的蔬菜大棚,当年的洪水肯定让老百姓受到了不小的损失。要是不看到照片很难相信20年前故城村就开始建设蔬菜大棚(当时大家都以为只有流满有大棚),这说明我县蔬菜大棚产业历史悠久。 拍摄时间:不详 拍摄地点:不详 洪水退却,历史不能忘记,古人说: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尤其是27军全体官兵,为饶阳抗洪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不能忘记。饶阳县委、县政府特建设了抗洪纪念亭,并为27军树碑立传,以瞻后世。 年8月饶阳县遇到的这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经过全县干部群众和27军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抗洪取得了胜利。面对来势汹汹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我县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组织群众撤离安置,动员全县干部群众抗洪抢险,洪水在饶阳境内没有发生重大人员伤亡情况,有效的保护了群众生命安全。今天我们要感谢所有参加年饶阳抗洪抢险的27军官兵、干部群众。二十年过去了,饶阳人民没有忘记你们,历史不会忘记,历史不容忘记! 这幅照片是年长江九江段决口后,27军某旅奉命封堵决口时的场景。27军千里奔袭,连续奋战4昼夜,采用“钢木土石组合坝”封堵技术,成功封堵了长达57米的决口(钢木土石组合坝获得全军科技一等奖。这个技术曾经在年河北省滹沱河米决口上首次应用取得成功)。被上级领导称赞“在关键的时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年滹沱河封堵决口和年长江九江封堵决口,共同载入27军军史中。 来源:金树文化旅行传媒 赞赏 长按治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术需要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