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朱清云等三名扶贫队员,年2月24日正式入驻北塘疃镇南寺郭村。一年多以来,在局党组和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强党建、定规划、创模式、促项目、壮产业、助脱贫,真抓实干、精准发力,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1抓党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素质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驻村工作以来,工作组始终坚持把加强党建工作贯穿帮扶工作全过程,全力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通过抓党建推动各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坚持每月召开2次村干部碰头会、1次村“两委”会议,向村“两委”班子成员灌输党的建设管理、村级组织管理运行等方面的知识。先后组织村“两委”成员赴邯郸馆陶粮画小镇、黄瓜小镇、邱县、山东莘县等地考察学习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帮助他们开阔思路,更新观念,增强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提升致富带富、治村管村能力,实现村级组织由被动输血型向自我造血型的根本性转变。

工作组组织召开民主评议大会

驻村工作组组长朱清云为党员讲党课

2建平台精准实施建档立卡管理

“精准扶贫首要对象精准。”工作组驻村后,迅速开展工作,深入田间地头、村庄街头、农家炕头,通过座谈、走访、实地查看,详细了解村情和群众所思所盼。逐家走访贫困户,建立和完善贫困户信息,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完善国家扶贫系统信息。依托卫星地图制作了贫困户分布地图和电子管理平台,精确标注了个贫困户的位置,在电子平台上链接了每户的基本情况和图片,动态更新情况变化。年8月3月,按照邢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乔朝英于广宗调研时的指示精神,工作组为广宗县建立了贫困户电子管理平台,平台涵盖全县87个贫困村,网页美观大方,台账直观详实,为精准扶贫管理提供了简单便捷的工作平台。为加强与贫困户的联系,工作组还制作了精准扶贫联系卡,将帮扶干部和工作组联系方式送到了每个贫困户的床头案几,让贫困群众时时刻刻感觉到:党就在身边,扶贫干部就在身边。

工作组制作的南寺郭村贫困户电子管理平台

工作组走访看望贫困群众

3定规划精准确定脱贫致富方向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施策。”工作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拜访发改、规划、扶贫、农开等10多个部门,咨询扶贫惠农政策,以精准扶贫脱贫为中心,立足南寺郭实际,着眼长远发展,与村“两委”研究制定了高标准的《南寺郭村“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晰了一条“依靠葡萄特色产业、建设葡萄风情小镇、发展葡萄主题旅游”的造血式脱贫致富之路。并精心细化出“精准扶贫脱贫”“特色富民产业”“美丽乡村建设”“主题乡村旅游”等4个专项规划,精准施策到户、到项目,为南寺郭村脱贫攻坚描绘新蓝图,确定了精准脱贫工作方向。

工作组制作《南寺郭村“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四个专项规划

4付真心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细节决定成败。”面对错综复杂的驻村工作,工作组时刻以真心再真心、认真再认真的态度。一是救灾帮扶。年7月19日,邢台爆发了百年不遇的洪灾,南寺郭暴雨滂沱,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威胁。工作组顾不上自己住所漏雨,连夜冒雨排查贫困户10余家,排除暴雨险情,又深入田间,组织群众排水,保住葡萄不受损害,7月22日《邢台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中国网、河北新闻网等10余家媒体转发。二是驻村日志。工作组严肃执行驻村工作、学习、考勤、廉洁等纪律,牢牢坚守驻村岗位,每月平均驻村25天以上,创新记录图文并茂的电子驻村民情日记,一年多来已写工作日志18余万字。三是档案管理工作。认真收集文件通知、项目资料、影音资料等,分类存档,条目清晰,目前已累计存档各类资料GB。

“7·19”工作组深夜冒雨看望贫困群众查灾排险

5创模式精准搭建脱贫致富平台

经过走访发现,南寺郭村大部分贫困户有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愿望,但是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扶贫工作组在广宗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广宗县扶贫办、村两委一起研究创新了“政府+金融+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资产收益分配扶贫模式。具体做法是将国家支持的扶贫资金以贫困户为单位入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个贫困户得到的万扶贫资金和万发展基金为资本金,由县融投资平台担保,从农发行贷款万元。利用这些资金建设了每个占地5亩的个钢结构大棚,由合作社集体管理,贫困户承包经营发展设施农业,项目的实施能够让承包户每亩增收1万元。不承包大棚的贫困户还可以收入流转土地的租金和在大棚打工的薪金、入股分得的红利,人均纯收入提高元,在进一步发展壮大南寺郭葡萄产业的同时,把贫困户变成了“三金农民”,确保全部脱贫。

村西葡萄产业园区建设前后对比图

村东葡萄采摘园建设前后对比图

6抓实施全力确保脱贫项目质量

明确了发展葡萄种植产业,确立了新的脱贫模式,引进了葡萄大棚建设项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项目的实施。从年5月份开始,工作组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开展了土地流转、迁坟建公墓、建设葡萄大棚等工作。规模种植园建设的难点是土地流转和迁坟腾地。将原来由各个农户承包经营的小块土地在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统一收归村委会管理,建设大棚,同时为了确保每一个占地5亩的大棚建设规划实施,必须要迁出各个家族的零星坟头和大片坟区。这两项工作都涉及到农村老百姓的思想观念转变,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与村干部一起深入老百姓的家里,讲道理、做工作、谈政策、聊发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流转土地亩,搬迁坟头个,建成了一座公墓和千亩波浪起伏的葡萄大棚。

7建小镇推动葡萄主题旅游发展

发展旅游,整洁的环境和先进的基础设施是基础。在争取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后,工作组把工作地点转移到了各个施工现场。在炎热的酷暑里,白天盯现场,监质量、督进度,调解清理与建设中出现的矛盾,晚上还要与施工队研究协调问题。为打造一条旅游线路,积极挖掘南寺郭村历史文化资源,设计建设了商汤祈雨桑、栖凤酒庄、村史馆、农耕博物馆、摄影基地、朱家老宅、高家客栈、自行车骑游营地等12个景点,打造了一条乡村观光旅游路线,初步建成了“特色产业+农耕文化+美丽乡村”的葡萄风情小镇。为进一步发展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确保特色产业增收、精准脱贫致富增添了一道新的产业保障。、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中国·广宗葡萄文化博览会,不仅提高了南寺郭村的知名度,更让老百姓提高了收入。往年批发葡萄每斤只有3元左右,采摘价格提高到每斤5-6元,仅此一项年增收余万元,人均增征收多元。

葡萄风情小镇旅游景点打造前后对比图

工作组组织旅行团到村观光采摘,助推旅游扶贫

8强帮扶充分发挥项目脱贫效能

帮扶工作既要“帮”更要“扶”,就是全方位帮扶平困户,就是通过参观学习、示范引导,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一年多来,工作组先后三次带领群众到衡水饶阳、山东泰安、莘县参观学习现代化设施农业种植技术,用别人的发展成效鼓舞群众斗志;聘请省、市专家指导授课、聘请技术员现场指导种植,用技术后盾解决群众的种植技术困惑;在党员干部中培树产业带头人,用他们的增收致富实例,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热情,让南寺郭村的贫困群众意识到脱贫致富的关键是自己,只有想脱贫、敢脱贫、会脱贫才能真正脱贫。如今贫困户踊跃承包大棚,新建大棚已经开始种植葡萄,间作的草莓和甜瓜已经上市,贫困户们正在收获脱贫希望。

工作组组织村民代表前往邯郸市馆陶县参观美丽乡村建设

9重实效拓宽精准扶贫工作思路

精准扶贫起始于精准,归根于实效,扶贫工作最终目的就是要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奔赴小康。“十三五”精准帮扶时间有限,统计局开支预算和工作组经费拮据,“好钢用在刀刃上”,为此工作组不断加强自身知识储备,努力拓宽扶贫思路,想法设法,利用有限的时间和金钱,为农户带来最大的利益。一是利用“互联网+”新思维,由市统计局投资10万元,为个大棚葡萄种植户购置智能手机,工作组组织开展葡萄种植技术和电商、众筹等网络知识,编织葡萄网上销售的“大网”,提升产业者的素质水平;二是创新利用“众筹”平台,日销售油桃0斤,帮助贫困户解决销售难题,也摸索出农产品网上销售新路子;三是拿出拮据经费,利用两次葡萄博览会良好契机,联络市里旅行社,先后组织游客余人次来村观光采摘,葡萄大棚日最高收益超过1万元,切实为农户带来实惠。

为葡萄种植贫困户发放手机

工作组为帮扶村开通的官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yangzx.com/ryxly/86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