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当前全国城管体制改革正在着力推进,随着大换装给广大城管干部职工带来的活力和荣耀,大家对体制机制改革充满了期待,作为一名基层执法队员打心眼里感谢各级对我们基层的关爱。今天,我“斗笔”结合在基层的所见所闻浅谈一下城市管理几个问题。

形成“大市容”问题解决机制

加大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城管的权力

根据年12月20日中央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和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中央政策倡导推进市县两级政府城市管理领域大部门制改革,有条件的市和县应当建立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这种模式有助提高城市管理相关职责权限协调配合的效率,科学合理地划分和清理城管综合执法部门内部之间以及综合执法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管理权限和范围,避免职权交叉重叠现象和执法真空现象的出现。而以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为基础建立的城管制度,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处罚权行使主体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打破了“部门专权”,使得“内部循环”无法继续,为行政权力的分工与协调改革探路,在一定程度上为行政体制和大部门制改革提供了试验样本。城管制度发展迅速,说明该制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体现了行政体制改革方向。在这里我仅浅析探讨更深层次的体制改革问题,单单就我个人从事城市管理的一点切身体会,肤浅的说一下想法如下:

我所说的“大市容”问题,即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能看到的一切关于这个城市的问题。比如道路破损、管线乱披挂、污水乱排放、树木倒伏、公交站牌坏损等等。因为我们城市管理者天天在一线转,经常能够发现一些“看得见,却无权管”的问题。所以要能够建立一种“大市容”问题解决机制就好了!比如我市牛皮癣整治机制运行的就较好。现在有一个“巢湖市门前三包管理群”,就我所知,上面反映的问题很多,但能够及时解决的很少。

建议建立一个群或形成一种工作机制,高位督办,城管委或文明委(或某个部门)牵头,常态化运行,全市各单位参加,以属地街道分区为原则,形成一个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属地街道整理汇总上报问题,城管委(或文明办)下单给相应责任单位督办整改问题,责任单位及时整改回复的工作机制。真正的做到发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这样我相信我们的城市才会问题越来越少,环境越来越好!或许,在当前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尚迟迟难以实行的今天,这个也许是一个救急良方吧。这个或许就是大部门制的综合执法改革?

有了一揽子问题解决大机制,相应的就应该加大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城管系统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许多负面情况。比如下岗职工就业问题,失地人员的增多,外来进城陪读,务工人员的增加,导致就业压力增加使街面流动摊点增加;城区人口的激增导致许多配套基础设施的滞后脱节,诸如菜市场容量小数量少等等。种种情况最终导致市容管理压力变大、难度增加。所以,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尤其是关系民生和市容的配套基础实施建设方面的)增加城管系统在规划、审批、验收等方面的参与度和相应的权力,变那种“单一被动城管”为“多维主动城管”,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管理者”是很有必要的。

据调查研究,目前我市城区建成小区、道路等的配套附属设施均存在大小不同的各种问题,因大部分开发商未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或者相应职能监管部门因囿于专业所限欠于考虑,导致在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产生许多配套民生设施不齐全、不配套等情况的发生。比如道路施工中的快、慢车道、人行道的分离问题,居民小区建设中的菜市场、便民摊点群、环卫设施、园林设施的配套建设问题,大型商场周边车位和特色摊点群的设置问题等等。

解决城市管理中一些“先天不足”,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是加大城市规划建设中城管系统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城市管理执法者是这个城市的一线管理者也是这个城市市政设施、建设规划成果的最直接的体会者。在日常市容管理中,因为他们直接与基层群众接触,执法面对的就是所谓的“弱势群体”,最能感同身受的体会到城市配套功能的利与弊。对小区、道路、商场、菜市场等建设和未来使用中可能出现的“短板”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为了缓解城市管理压力和避免后期政府的重复改造建设的资金浪费,让城管参与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前期设计、中期监督管理、后期的验收是很有必要的。

二是城市规划建设要有长远眼光和现实考量,强化城市建设规划中包括城管部门在内的各职能部门间的联动沟通和对开发商的监管力度。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城市建设和规划,特别是道路施工经常反复:一条刚刚修好的道路,今天电力部门挖一下,明天电信部门挖一下,后天供气部门挖一下……既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又给人市容混乱的不好感觉。还有城市的居民区建设中各类便民设施缺乏或不到位、与小区的实际居民数不相匹配,诸如便民菜市场、便民餐饮小吃摊点设置、书报亭的设置、幼儿园或学校前公共停车位的预留等等问题。城区农贸市场建设中也同样存在短视而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的情况。一旦投入使用后就会造成诸多市容管理硬伤,后期管理主体无法有效管理,最终只有政府买单进行重新投入改造,在造成市容管理被动局面的同时,同样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如上种种,是缺乏多部门联动沟通统筹兼顾又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所导致的。

习大大说:城市管理如绣花。他所说的管理不是单纯意义上我们的城管执法管理,而是融合城市的前期建设和后期的城市管理为一体的。而我认为优质的城市规划建设是优质的城市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因绣花之前心中必有蓝图、必有筹谋方能一气呵成、栩栩如生,不能走一针拆一线成为涂鸦之作。所以,在城市建设规划中既要有长远眼光考虑到一个城市的发展,又要有现实的考量,这就要求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要加大城管部门的参与度,特别是在居民区、商场、菜市场、商业街等方面的建设规划中,与这个城市的一线管理者合作,结合实际多做调研,舍得投入,细思密谋、多方协作。在配套便民设施的建设上既要考虑到实用性又要考虑到未来发展中的持续有效性。比如在居民小区建设中将便民摊点、便民菜市场建设等纳入到配套设施建设的刚性要求中,一如消防、绿化、防空等建设要求,在政府层面出台相关规定,根据一定的比例强制督促开发商建造此类设施,让开发商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用于社会公益,解决部分下岗和实地人员的就业生存问题,缓解城市管理压力。

由于水平、眼界有限,也只能隔靴搔痒的探讨到这,诚愿能为我市城市管理有所裨益。

来源:巢湖市城市管理局程年兵

赞赏

长按







































哪里能治愈白癜风
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yangzx.com/ryxwh/11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