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线运行贯穿三个阶段实现四个对接 饶阳县人民法院诉调对接工作成效显著 饶阳县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数当事人法律知识不足,诉讼技巧欠缺、外用法律资源少,诉讼中他们常常茫然无措,对法院的裁判不了解、不信任,很多案结了但事不了。面对这种形势,饶阳法院积极发掘“调解”这一优秀司法传统,在坚持以往优良传统和做法的基础上,“以变应变,以新促新”,大力推进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了“两条线运行、贯穿三个阶段、实现四个对接”的诉调对接机制。近年来,饶阳法院调解率保持75%以上,诉前调解率达到85%以上,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达到95%以上。 两条线运行调解网络全覆盖 “两条线运行”指法院机关和基层法庭都设立调解室,分别由县司法局或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长驻调解,每个调解室法官一名,其他调解人员至少两名。这样以院机关为中心,以基层法庭为辐辏,形成覆盖辖区的调解工作网络。 在饶阳法院立案庭的调解室,调解法官根据案件性质或其所辖部门,对当事人先进行立案前劝导分流,引导当事人优先考虑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非诉讼手段解决矛盾纠纷。如饶阳县里满乡的郭某起诉其邻居赵某,诉称赵某所建鸡舍占用了他宅基地,请求法院将赵某占用其宅基地上的鸡舍拆除。立案庭根据案件性质引导其选择了人民调解。后经里满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赵某主动将鸡舍拆除,双方握手言和,一场邻里官司就此避免。年以来,经饶阳法院劝导分流的纠纷已达余起,减轻了法院诉讼压力。 年,饶阳法院作为河北省首批试点法院提前完成了“一乡一庭”建设,有力地促进了诉调对接工作的开展。该县每个乡镇都设立有法庭,每个法庭都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站,工作人员由乡镇调委会人民调解员、司法所工作人员和指导法官组成,辖区矛盾就地解决。各法庭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熟悉农村的优势,畅通辖区调解组织的联系,成为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最前沿,广大农村群众有难事有纠纷就近到法庭处理,也调动了农村调解人员的积极性。自年1月到年5月,经由基层法庭诉前调解纠纷起,众多当事人握手言和,平息纠纷,群众感受到了方便、快捷。 贯穿三个阶段解法结又解心结 “贯穿三阶段”指将调解全程贯穿于诉讼前、审理中和执行三个阶段,人民法院司法的权威性与社会调解的灵活性有机结合,为当事人提供方便、快捷、灵活、实在、经济的纠纷解决方式,提高矛盾纠纷解决的效率和效果。 对于适用诉前调解的简易民商事纠纷,由首先接到案件的立案庭或基层法庭在立案前转相应诉前调解室,调解时间一般为10个工作日,经调处达成调解协议需要进行司法确认的直接受理,调解未果且符合立案条件的,就近立案。通过这种方式诉前化解了大量家常里短的简易纠纷。无论是在诉前还是诉中,饶阳法院的法官们都紧抓调解工作不放松,不放过任何调解的可能性。有这样一个案例,城关镇某村户农民耕地受到附近工厂污染,起诉至法院要求附近的三家玻璃制品企业进行赔偿,案件就经过了立案、审判、执行三个阶段的不懈调解才案结了事。一边是县里的重点企业,一边是受损的农户,若一判了之,矛盾不但不能解决,可能更为激化。从立案起,法院就始终没有放弃发挥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作用,组织县林业、农业、环保等部门同村民代表多次召开专案联合调解会,并多次前往省农科院咨询专家,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受污染的村民得到了相应的补偿,污染企业也加装了防污设备,有效避免了污染事件的再次发生,案件也做到了案结事了。 实现四个对接诉调无缝衔接 实现“四个对接”:一是调解资源对接,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群众组织调解等资源整合,建立全县调解网络及调解人员名册,定期召开联度会,强化沟通,协作配合;二是调解机制对接。县委政法委向全县印发《饶阳县人民法院诉调对接工作实施办法》,将诉调对接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体系,要求全县各综治成员单位和各乡镇村,在党委领导下,合力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三是与信息化应用对接。实行网上调解,运用互联网社交平台,不论当事人居于何地,均能在法官主持下汇于一点,对话沟通,解决纠纷;各法庭经辖区为基础都建立了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多少钱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