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8/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上方音频,听家在肃宁方言故事

《家在肃宁方言故事会》第14集《短篇报告文学:无名英雄埋骨肃宁,村妇自发立碑纪念》

片头:王一喆、王一茗

播讲:王雄伟

文:刘艳菊

年春天,肃宁西谈村几个五十多岁的村妇在沧、保、衡三地交界处“偷偷摸摸”立起了一块“英雄永垂不朽”的纪念碑,让一场极其惨烈的战斗,隔了七十五年又被提起。这场战斗,据说是“过路的”八路军受了日寇据点的三面夹击,几乎全军殉难。村里老人们只记得这里确实发生过这么一场战斗,部队所属番号、从哪来到哪去,均无从知晓,没有记载,多年也没有部队、家人来寻找过。七十五年了,这些抗日英雄们的家乡、亲人在哪里?

无名英雄埋骨肃宁,村妇自发立碑纪念

英雄埋骨的地方,村民们习惯地称为“八路军坟”,八路军坟地理位置很特殊,毗邻连洼的三个村子来自河北省三个不同的地区——以路和“八路军坟”为界,分属三地。东边是西谈村,所属为沧州地区;南边的西张岗村隶属衡水;北边是北埝头村,属保定地区。村里老人们传说,这场战斗是“过路的”八路军受了日寇据点的三面夹击,一个团的兵力几乎全部殉难。因为可能是“过路”,部队所属番号、从哪来到哪去,均无从知晓,没有记载;这些战士们没有留下姓名,几十年来,也没有部队、家人来寻找过。

我们心怀敬意,寻访三地村民,在老一辈人断续地述说中还原那场战斗的惨烈。老人们说:记下来吧,几百条性命,为国捐躯,千万别忘了英雄们。

殉国他乡七十五载,是谁春闺梦里人?

讲述人之一:刘居,88岁,衡水地区西张岗村人。那一年,他13岁,亲眼看见了这场战斗。

年,麦子黄梢的季节。一支八路军的部队路过,在西张岗村刚准备歇脚,有信息说日本鬼子来了,八路军先是撤到村外去隐蔽,鬼子在村里扫荡烧杀,八路军又追过来打鬼子……当时刘居藏在屋子里没敢出去,只听见外面嚷“插旗”“插旗”,后来听见几声枪响,接着枪声远去了。虽然也害怕,但男孩子的天性爱看打仗,就追出村子看。这个季节地里也没什么庄稼,张岗村地势又高,能望出很远去——先是鬼子顺着道沟跑,八路军追。追着追着,北面据点的鬼子来接应,西面也来了接应,三面合围;鬼子用小钢炮扣击道沟里的八路军,瞄准率太高。地里没庄稼,也没房子可以隐蔽,八路军伤亡很大,只有顺着道沟向西北方向撤退。刘居老人回忆当时在远处望到的情景:“北面有一挺鬼子的机关枪,冲着八路军不停地扫射,看见八路军战士跟落枣一样,一个一个倒下去,太惨了!”

讲述人之二:杨会芝,86岁,肃宁西谈村人,他的父亲杨福山曾经参与埋葬这些八路军战士们。

杨会芝听父亲讲:先是八路军追鬼子,从西张岗方向追过来,双方追逐打枪直打得满地蹚土,对面人都看不见了。当时鬼子在蠡县中埝头村有一个据点,泊庄有一个据点,两下接应,三面夹击,八路军吃了鬼子据点的亏,伤亡惨重,顺着西谈村西边的道沟撤退,又遭到鬼子机关枪扫射。

战斗结束后,日本鬼子拿枪逼着几个村民去清埋战场。西张岗一个人套着牛车在地里坉地,也被日本鬼子抓去拉尸体。当时有重伤的伤员,他们把伤员也装在车上,埋在最边上。悄悄告诉他们别出声,装死;到了晚上再去把伤员偷出来运到西张岗村边的一片苇苘地里藏起来。早晨有人拿着篮子装上鸡蛋米粥去送饭,却发现苇苘地里一个伤员都没有了,也不知道是转移了还是又让鬼子抓走了。

讲述人之三:孔增林,87岁,西谈村人,当时他13岁。他的父亲孔仲也参与了埋葬八路军战士,并曾见过一个伤员。

孔增林听父亲孔仲说过,这场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八路军牺牲了二三百人。他们把战士的遗体拉到一起,摆三四层尸体埋点土、再三四层尸体埋个坟头,大概四五个坟头吧,长长的一溜紧挨着。“都是青壮年,之后也没有人来找尸骨。怕是家里还不知道已经死了,还盼着有朝一日一家人团圆呢吧!”

讲述人之四:宋国栋,87岁,西谈村人。在县大队当过兵。

据宋国栋回忆说,这支部队有可能属八分区,驻扎肃宁的是九分区,八分区的人应该在衡水驻扎。一个团大约几百人,差不多都牺牲在这了。

讲述人之五:西谈村已故老党员齐殿青的儿媳。她听公公齐殿青说过,他家在村边,晚上有个伤员爬到他家,他医院(好像是寺上村那一带)。村里老人们传说,也有人见过一个伤员,伤员说他们是27团的,没来过这边,地理不熟才吃了这么大亏。又据说年有个人来打过证,想找附近村民证明当年他在这里打过仗,也没人认识他,后来也不知所终。

修坟立碑,铭记英雄

年深日久,风雨侵蚀,这片被称作八路军坟的地块和其他农田没什么两样了,只是没有人在上面耕种。曾有不知情的年轻村民在这里取土,被村里的老人制止,他们告诫子孙:不要在这里乱挖,这里是八路军坟,埋着几百名八路军战士。”

任慧言、安玉秀、李贵芬是肃宁西谈村人,三个五十多岁的农妇,和其他村民一样,她们也是听着八路军坟的传说长大的。清明节,十节一,都是祭拜亲人的日子,但是从来没见有英雄的家人来寻访祭扫过。每每从这里经过,看见八路军坟荒草丛生,几个人心里都很不是滋味。于是,为这些没留下家乡姓名的八路军烈士修坟立碑成了她们的心愿,这些战士为国捐躯,无论如何不能让后辈忘记他们!

年春天,几个村妇开始“密谋”行动。她们悄悄凑钱定制好了墓碑,安玉秀天不亮就把自家里的沙子、灰、砖用三轮一趟一趟搬运出来。因为八路军坟地处三地交界,几个女人也不知道这块地最终所属是不是本村的,尽管立碑纪念英雄是好事,但当时心里还是很忐忑,怕有人阻挡,也怕人们说闲话,安玉秀说:“就跟偷偷摸摸做坏事一样”。这时候任慧言的爱人任建圈就成了几个女人的主心骨,他早早地等在那里,泥瓦匠的技术活都是他的事。

正埋碑时,路上过来两个骑摩托车的人,问她们这是在干什么,她们心里很害怕,西边是北埝村的地,是不是北埝的人来阻挡了?没想到当听说她们是在给八路军立碑,那两个人掏出块钱放下说:这个碑该立。

三轮坏了,安玉秀去修车,修车师傅李秋良是蠡县北埝村的,问她忙什么呢,她如实说了。李秋良也拿出元支持她们。她们到本村任建超家的超市去买花,任建超的爱人得知是给八路军立碑,怎么也不肯收费,并拿出了20元钱,一再说:“应该的,没多有少。”

衡水饶阳的刘想是八路军坟附近的养殖户,夫妻二人放手里的活计,都跑来帮忙。

任秋成是西谈村村支部书记,他知道了,说:给八路军立碑是好事,不用偷摸,如果有人阻拦,我们尽量沟通协调。

哪会有人阻拦?村民们一听说为八路军修坟,你出十块,他出二十,以各种形式表示支持。饶阳、蠡县的村民闻讯赶来帮忙;后来,还有很多人特意找到她们,想尽心意表示一下,但是她们感觉钱够了,因为纪念碑修建的规模并没有多大。安玉秀说:“我们几个都是农村妇女,文化低,都不会琢磨碑文上的词怎么刻写,就怕委屈了英雄们。”

村民们对安玉秀、李桂芬、任慧言等人的义举赞赏有加,任慧言说:“没想到人们这么支持。纪念碑修好了,我心里痛快,去村里跳舞,别提多开心了。”

就这样,英雄长眠七十五年后,一块刻有“抗日英雄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在三地交界处矗立起来了。清明、十节一、每一个缅怀故去亲人的日子,都会有不知名的乡亲们来八路军坟处烧纸祭扫,人们都不曾忘记这些英雄们。

(所有照片由王雅伦拍摄)

『一起分享』我们知道,您肯定有好故事,您听后也有想说的,大家期待您的分享。







































白癜风公益援助
拉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yangzx.com/ryxwh/27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