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 敌意 ——抗战时期冀中地区的地道和地道斗争 黄道炫 作者简介:黄道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原文出处:《近代史研究》年第3期。 内容提要: 抗战时期,中共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日作战,其中,地道斗争为人们耳熟能详。冀中地区是地道斗争的发祥地和中心地区,这里地道斗争的形态颇值 ①关于地道斗争的研究论著甚少,把增强的《地道战再研究——以“五一”“扫荡”后之冀中地区为中心的考察》(《河北大学学报》年第1期)对地道战开展的动因和作用做了初步梳理,可谓该方面研究仅见的成果。本文所引日文材料,由王士花研究员帮助翻译,特此致谢。 ②《吕正操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年版,第-页。 ③王夫:《抗日战争时期地道斗争的回忆》,《蠡县党史资料·纪念抗日战争爆发五十周年专辑》,中共蠡县党史资料征编办公室年编印,第9页。 ④《地道战在冀中》(年9月11日),河北省档案馆编:《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河北人民出版社年版,第10页。 ⑤《京南永清县境内发现宋辽时期地下古战道》,子杰主编:《晋察冀军区民兵斗争史丛书之三·地道战》,长征出版社年版,第页。 ⑥王士性:《广志绎》,中华书局年版,第61页。 ⑦张达:《“五一”变质后的冀中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河北党史资料》第5辑,中共河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年编印,第48页。 ⑧杨成武:《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争》(年5月),《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页。 ⑨王夫:《抗日战争时期地道斗争的回忆》,《蠡县党史资料·纪念抗日战争爆发五十周年专辑》,第30页。 ⑩冀中区行署:《冀中区五年来民众工作总结》(年2月22日),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冀中抗日政权工作七项五年总结(.7-.5)》,中共党史出版社年版,第1页。 (11)《吕正操回忆录》,第页。 (12)《彭真在组织工作会议上的结论》(年11月),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上,中共党史出版社年版,第58页。 (13)《程潜电蒋中正转鹿钟辟电告冀中共党横行请划分军区以利抗战》(年1月10日),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档案,002049。 (14)高教夫:《战地日记》,中国文史出版社年版,第69页。 (15)张达:《“五一”变质后的冀中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河北党史资料》第5辑,第6页。 (16)《敌我斗争——程子华在冀中三纵队第四次政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年11月),《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上,第页。 (17)王夫:《抗日战争时期地道斗争的回忆》,《蠡县党史资料·纪念抗日战争爆发五十周年专辑》,第30页。 (18)《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关于冀中部队各种情况下政治工作的指示》(年1月1日),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中,中共党史出版社年版,第页。 (19)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天津市政协编译组译:《华北治安战》下,天津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20)《冀中区中部地方に於けゐ中央の民衆獲得工作実情调査の件(1)》(昭和15年),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藏,陸支密大日記第40号3/3,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一)Ref.C0468。 (21)《华北治安战》下,第页。 (22)年前后,冀中在各根据地中得到广泛尊重,被誉为“模范中的模范”[左权:《论晋察冀边区反“扫荡”战的伟大胜利》(年1月17日),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下,河北人民出版社年版,第2页]。年9月,刘伯承、邓小平在给毛泽东、朱德等的电报中将冀南和冀中比较:“冀中的据点比冀南多三分之一,敌人的兵力也比冀南多一半以上,但由于党政及群众协同工作一致,地方武装的基础坚强,因此能够坚持,能够完成每个任务。”(《对冀南危机估计的指示》,军事科学院《刘伯承军事文选》编辑组编:《刘伯承军事文选》第1卷,军事科学出版社年版,第页。)朱瑞在山东的报告赞扬冀中:“那里的群众是结成了武装的集团,他们不断的进行惊人的‘百连大破袭’‘□□大破袭’,所以我们在敌人的据点里也能开会。一个地区群众性武装斗争的尺度,就是这一地区敌后游击战争坚持的尺度。”(《结束一九四一年,迎接一九四二年——朱瑞政委在干部会上的报告》,山东革命历史档案馆编:《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8辑,山东人民出版社年版,第24页。)中共北方局的文件中提到,日本人也在广播中承认:“此等地域与其他之‘匪区’比较,政治工作已达最高度之阶段。”[《中共中央北方局对目前冀中工作的指示》(年7月28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编》下,第页。] (23)《刘少奇、杨尚昆关于山西工作情况向张闻天的报告》(年2月5日),《中共中央北方局》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中共中央北方局·抗日战争时期卷》,中共党史出版社年版,第88页。 (24)《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冀中工委关于冀中反“清剿”斗争的指示》(年12月),《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中,第页。 (25)MichaelLindsay,TheGuerrillaFrontinNorthChina,May21,,美国国家档案馆:RG59,DCF40-44,.pw/5-2.p.8.该文件由吕彤邻教授提供,谨此致谢。 (26)吕正操:《冀中平原游击战争》(年3月4日),《论平原游击战争》,解放军出版社年版,第79-80页。 (27)周士第:《冀中区平原游击战争的经验教训》,《一二○师战斗在冀中》,中共党史出版社年版,第92页。 (28)李景汉编著:《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5年版,第页。 (29)李大本修撰:《高阳县志》第2卷,年铅印本,第6页。 (30)陈翰笙:《广东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汪熙、杨小佛主编:《陈翰笙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年版,第73页。 (31)高教夫:《战地日记》,第89页。 (32)参见从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版,第-页。 (33)《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冀中工委关于冀中反“清剿”斗争的指示》(年12月),《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中,第页。 (34)王林:《抗战日记》,年6月5日,《王林文集》第5卷,解放军出版社9年版,第76页。 (35)《冀中区争取改造联庄会门问题的材料》(年9月5日),《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上,第页。 (36)《冀中战争形势和几个政策问题——关向应同志在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干部会上的讲话》(年6月28日),《一二○师战斗在冀中》,第36页。 (37)周士第:《冀中区平原游击战争的经验教训》,《一二○师战斗在冀中》,第62页。 (38)杨懋春:《近代中国农村社会之演变》,台北,巨流图书公司年版,第26页。 (39)黄忠怀:《整合与分化——明永乐以后河北平原的村落形态及其演变》,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3年,第49页。 (40)周士第:《冀中区平原游击战争的经验教训》,《一二○师战斗在冀中》,第62页。 (41)[日]长野朗著,朱家清译:《中国社会组织》,上海光明书局年版,第51-52页。书中另外列出14个乡镇,平均户数超过百户,如果将其统计在内,百户村比例会进一步提高。 (42)李景汉编著:《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第19-22页。 (43)李景汉编著:《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第-页。 (44)王夫:《抗日战争时期地道斗争的回忆》,《蠡县党史资料·纪念抗日战争爆发五十周年专辑》,第14页。 (45)王夫:《抗日战争时期地道斗争的回忆》,《蠡县党史资料·纪念抗日战争爆发五十周年专辑》,第20页。 (46)《冀中行署、冀中军区司令部、冀中武委会关于开展地道斗争的指示信》(年3月20日),《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上,第页。 (47)《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关于冀中部队各种情况下政治工作的指示》(年1月1日),《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中,第-页。 (48)《华北治安战》上,第页。 (49)MichaelLindsay,TheGuerrillaFrontinNorthChina,May21,,美国国家档案馆:RG59,DCF40-44,.00//pw/5-2.p.8. (50)《八路军冀中军区反“清剿”斗争的指示》(年4月13日),《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中,第73页。 (51)《中共冀中区党委、冀中军区关于反敌“清剿”的指示》(年5月25日),《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上,第页。 (52)《中共冀中区党委关于恢复民兵情形报中央电》(年4月24日),《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中,第75页。 (53)张达:《“五一”变质后的冀中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河北党史资料》第5辑,第47页。 (54)《冀中行署、冀中军区司令部、冀中武委会关于开展地道斗争的指示信》(年3月20日),《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上,第页。 (55)阎钧:《地道里的电波》,《晋察冀军区民兵斗争史丛书之三·地道战》,第页。 (56)张达:《“五一”变质后的冀中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河北党史资料》第5辑,第47页。 (57)《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关于冀中部队各种情况下政治工作的指示》(年1月1日),《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中,第页。 (58)《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冀中工委关于冀中反“清剿”斗争的指示》(年12月),《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中,第页。 (59)《一九四二年八、九、十月份冀中情况》(年11月30日),《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上,第页。 (60)《敌我斗争——程子华在冀中三纵队第四次政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年11月),《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上,第页。 (61)早在年,毛泽东就曾谈到:“日本帝国主义有两个基本弱点,即是兵力不足和异国作战。”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年5月30日),《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年版,第页。 (62)美国外交官年报告:“中国同时牵制了二百五十万日军中的六十万部队。”[《远东司司长韩密尔顿备忘录》(年2月11日),《中美关系外交文件——一九四三年》,台北,联合报社年版,第3页。]文中60万应该是仅指关内日军兵力。 (63)吕正操:《冀中平原游击战争》(年3月4日),《论平原游击战争》,第页。 (64)刘伯承:《论游击战与运动战》(年3月),《刘伯承军事文选》第1卷,第页。 (65)李聚奎:《先遣、筑先两纵队的生长与战斗》(年7月),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工作组办公室等编:《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文献部分(上),河南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66)《彭德怀关于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的几个具体问题对魏巍同志的答复》(年7月15日),《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上,第页。 (67)《冀鲁豫军区年工作初步总结》,中共河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纂委员会编:《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二,河南人民出版社3年版,第56页。 (68)《敌桑木师团长的自供——对其官兵训话》,晋察冀边区新长城社:《新长城》创刊号,年7月31日,第43页。 (69)《豫皖苏边区两年来平原游击战总结》(年8月25日),《彭雪枫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年版,第页。 (70)刘伯承:《对目前战术的考察》(年4月20日),《刘伯承军事文选》第1卷,第-页。 (71)张达:《“五一”变质后的冀中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河北党史资料》第5辑,第49页。 (72)《程子华在冀中各地委讨论冀中形势问题时的结论》(年7月10日),《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中,第页。 (73)《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关于年9月至12月冀中敌我情况的通报》(年1月),《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中,第页。 (74)《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关于敌调兵中原与我之方针的指示》(年5月16日),《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中,第页。 (75)《华北治安战》下,第页。 (76)《冀中藁无县地道爆炸武装三位一体的斗争》(年7月15日),《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8页。 (77)《中共易县县委关于易县地道工作初步总结》(年6月),保定历史文化专辑编委会编:《保定抗日地道斗争》,新华出版社5年版,第页。 (78)《中共易县县委关于易县地道工作初步总结》(年6月),《保定抗日地道斗争》,第-页。 (79)《中共易县县委关于易县地道工作初步总结》(年6月),《保定抗日地道斗争》,第页。 (80)《敌人对付我军的战术指示》,《情报汇刊》第2期,八路军太行军区司令部年4月编印,第37页。 (81)《华北治安战》下,第页。 (82)《冀中藁无县地道爆炸武装三位一体的斗争》(年7月15日),《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9页。 (83)杨成武:《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争》(年5月),《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页。 (84)《第11、物資取得作戦の状况及其の効果影響》(昭和17年8月31日),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藏,北支那方面軍経済封鎖月報,第1卷,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七一)Ref.C70309。 (85)[美]李怀印著,岁有生、王士皓译:《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中华书局年版,第14页。 (86)《中共饶阳县委关于在开展地道斗争中实行人力夫和分数夫的参考——饶阳五区迁民庄示范的初步意见》(年),《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53-54页。 (87)《新乐县地道示范村报告》(年4月4日),《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80页。 (88)《冀东十六专署关于地道工作点滴经验的介绍》(年4月),《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87页。 (89)参见黄道炫《三年内战中的民夫——以冀鲁豫区为例》,王奇生主编:《新史学》第7卷,中华书局年版,第页。 (90)《新乐县地道示范村报告》(年4月4日),《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79页。 (91)杨成武:《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争》(年5月),《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页。 (92)杨成武:《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争》(年5月),《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页。 (93)《冀中行署、冀中军区、冀中武委会关于开展地道斗争的指示信》(年3月20日),《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上,第页。 (94)《冀中藁无县地道爆炸武装三位一体的斗争》(年7月15日),《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7页。 (95)程子华:《冀中平原上的民兵斗争》(年11月),《冀中地道战》,中共党史出版社年版,第37页。 (96)黄敬:《对敌斗争报告》(年11月),《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资料选编》下,河南人民出版社年版,第8页。 (97)《抗日战争期间冀中七分区敌点碉沟路分布图》,武斌主编:《冀中七分区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选编·滹沱河畔的战火》,解放军出版社1年版,第页附图。 (98)吕正操:《冀中平原游击战争》(年3月4日),《论平原游击战争》,第81页。 (99)《冀中平原游击战争——吕正操在十八集团军总直属队干部会上的报告》(年3月4日),《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上,第页。 ()吕正操:《冀中平原游击战争》(年3月4日),《论平原游击战争》,第-页。 ()《敌桑木师团长的自供——对其官兵训话》,《新长城》创刊号,年7月31日,第44页。 ()薄一波:《在第三行政区干部会议上的报告》(年6月7日),《论牺盟会和决死队》,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0年版,第页。 ()《晋察冀敌“治安强化”下敌占区人民负担繁重》(年12月6日),中央档案馆等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华北治安强化运动》,中华书局年版,第-页。 ()程子华:《冀中平原上的民兵斗争》(年11月),《冀中地道战》,第38页。 ()《中共定南县委关于开展地道修理道沟工作的报告》(年5月1日),《冀中地道战》,第49页。 ()《中共冀中区党委关于加强目前地道斗争的指示》(年1月22日),《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中,第页。 ()《冀中临时武委会关于一九四五年春季反“扫荡”准备工作的指示》(年初),《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65页。 ()《冀晋区人民武装委员会关于一九四五年人民武装的斗争方针与任务》(年4月1日),《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75页。 ()《关于建设民兵与领导问题》(年5月16日),《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95页。 ()《冀中藁无县地道爆炸武装三位一体的斗争》(年7月15日),《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8页。 ()根据年初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冀中行政区辖5个专区,39县,下文中的献县(献交)、宁晋、雄县(第二联合县)全部或一部属之。宋劭文:《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工作报告-》,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年编印,第22-24页。 ()范一修:《南庄战斗》(年7月1日),《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页。 ()范一修:《南庄战斗》(年7月1日),《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页。 ()范一修:《南庄战斗》(年7月1日),《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页。 ()范一修:《南庄战斗》(年7月1日),《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页。 ()范一修:《南庄战斗》(年7月1日),《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页。 ()《谦场村落战》(年7月1日),《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页。 ()《谦场村落战》(年7月1日),《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页。 ()《谦场村落战》(年7月1日),《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页。 ()《谦场村落战》(年7月1日),《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页。 ()《谦场村落战》(年7月1日),《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页。 ()《冀中十分区武委会关于小芦昝村落战的报告》(年7月1日),《冀中地道战》,第-页。 ()《冀中十分区武委会关于小芦昝村落战的报告》(年7月1日),《冀中地道战》,第99页。 ()《冀中十分区武委会关于小芦昝村落战的报告》(年7月1日),《冀中地道战》,第页。 ()《冀中十分区武委会关于小芦昝村落战的报告》(年7月1日),《冀中地道战》,第页。 ()《中共冀中区党委关于加强目前地道斗争的指示》(年1月22日),《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中,第页。“生”为当地土语,一生相当于一厘米。 ()《柳杞同志的战地日记》(年4月27日),《保定抗日地道斗争》,第页。 ()《冀中十分区武委会关于小芦昝村落战的报告》(年7月1日),《冀中地道战》,第页。 ()《冀中十分区武委会关于小芦昝村落战的报告》(年7月1日),《冀中地道战》,第页。 ()《冀中十分区武委会关于小芦昝村落战的报告》(年7月1日),《冀中地道战》,第页。 ()《冀中十分区武委会关于小芦昝村落战的报告》(年7月1日),《冀中地道战》,第页。 ()杨成武:《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争》(年5月),《地道战档案史料选编》,第页。 ()黄敬年底谈到:“积蓄保持力量,进行熬时间的坚持,为反攻及战后作准备,为我今天坚持敌后的方针。不过分刺激敌人,为上述方针手段之一。”黄敬:《对敌斗争报告》(年11月),《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资料选编》第二辑文献部分(下),第11页。 赞赏 长按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