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赶刘秀的故事人们知道的很多,但下面讲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当初,刘秀力量薄弱,被王郎一路追杀,由北向南日夜弃逃,战斗中,刘秀手下有个叫宋弘的大将不幸负伤,当逃到河北饶阳境内时宋弘实在走不动了,刘秀便将宋弘托付给郑庄一户姓郑的人家养伤。姓郑的这户人家很同情刘秀,而且非常善良,待宋弘亲如家人端茶送水,好吃好喝,很是周到。特别是郑家女儿郑妲玉,长得虽不很漂亮,但为人正派,聪明大方,心眼好,待宋弘像亲兄弟,煎汤熬药,问寒问暖,关怀备至,宋弘非常感动。日子一长,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宋弘伤好后,两人便结为夫妻。后来宋弘跟随刘秀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终于帮刘秀得了天下,刘秀便封宋弘为大司空。 刘秀当了皇帝后,万事如意,只有一件事使他放心不下:刘秀有个姐姐湖阳公主,早年丧夫,因此整日闷闷不乐。刘秀知道姐姐的心事,便多次派人给她提亲,但说一个又一个,姐姐就是不满意。后来,刘秀便和姐姐一起议论朝臣,姐姐说,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刘 秀看出姐姐看上了宋弘。他想,我是皇帝,这点事还不好办?再说,宋弘的妻子郑氏年龄大且不说,那模样和姐姐一比就差多了,便安排了一个计谋:叫公主坐屏风后,派人把宋弘叫来,刘秀对宋弘说,人们常说,人显贵了就要放弃故交,换成新朋友;富裕了就要抛掉旧妻子,换上新女人,这是人之常情。宋弘听后却说:“臣听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听了扭头向后边看看说,坏了,这事办不成了。刘秀被宋弘的为人所感动,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对他更加看重。从此,“贫之交不可忘,糟糖之妻不下堂”的放事便流传开来。 这个故事背景源于(后汉书?宋弘传》。据记载后汉更始之乱,刘秀为萧王,王,北巡定、冀、赵、中山地,为王郎追杀,蓟中也起兵响应王朗,光武南奔,走经博陵安平饶阳深州奔信都(冀州)。所过之处留下了很多传说,但说刘秀经过饶阳郑庄村一事不太确实。第一正史无记载,安平饶阳虽都是西汉置县,但两县两个郑庄村却都是明朝才建村命名的。据饶阳县村名资料记载,饶阳郑庄村是明朝时该县大尹村几户郑姓农民迁出建立的一个小村,过去似乎没有人在这里居住;而安平郑庄村和大多数村一样都是明朝从山西移民而来。虽然不能肯定明朝以前该两村是否有人居住,但村名是明朝以后才有的,这是比较肯定的。所以两汉之交时宋弘留在“郑庄村”养伤之说是虚构。第二,王郎赶刘秀的传说在安平饶阳之间和深州流传最广,尤其是关于村名的故事很多,约有几十个村与此事有关,仅安平就有40个村名与刘秀有关,而且这些村都相挨相连。按这些村子的传说,王郎赶刘秀经过安平时,人马大概比较集中为三路。一路经牛具、大豆口、刘兴庄、护驾林、重河瞳、前程干、后程干、屯、刘营、两洼、梅左、寨子。寨子南边便是郑庄村,再往南是杨马庄、耿屯、向屯、刘营。另一路是城西的满子、察罗、羽林、报子营、唐贝、新民村。主力刘秀则从徘徊、大良、会沃过县城。抵会涡时,有“神女”接应,后来刘秀即位赐以孝感圣姑之号,立庙于城北焉,即安平孝感圣姑庙。而王、刘兵马经过饶阳县仅几个村。因此如果这一事件成立,宋弘养伤的地方应该是安平县城东接近饶阳县界的郑庄村,因为那时饶阳县还没有郑庄村。当然这只是从当时的环境推测,何况这些村名的传说多是刘秀当了皇帝后,后人为了达到吹捧刘秀夸耀自己的目的而编造的,水分太多,其神化部分更是荒诞不经。 但无论如何,宋弘的人品是不错的,当时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桓谭就是宋弘向皇帝刘秀推荐的人才。“贫残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这一段佳话的意义也大大胜过它的真正发生地的价值。这两句话的精神内涵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一种传统美德,家喻户晓,久传不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常赋于它新的含义起到教育时人的作用,今天读来,更值得某些家庭和某些人深思的。郑庄村”民的美好,也是值得赞扬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yangzx.com/ryxwh/63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