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1 本周猪价行情:猪价回升 11月中上旬,全国猪价持续下降,进入下旬,猪价回升。随着最近几日北方多地寒冷天气的到来,以及南方季节性的腌腊制品的增多,消费端对猪肉需求提升,消费端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带动猪价的回升。本周,全国大面积猪价进入上行通道。 受天气寒冷以及大雾的影响,近期冷冻肉制品进口及选购不佳,再加上南方腌腊制品增多,对当前的生鲜猪肉消费增多,预计最近一段时间猪价将呈现“稳中多涨”的现象,猪价的持续上涨最终还是需要生猪供应端和猪肉消费端来共同决定。 (摘自:中国种猪信息网) 2 十堰生猪存栏量同比增13.9% 十堰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中旬,十堰市生猪存栏80.9万头,较去年同期增长13.9%;能繁母猪存栏7.5万头,较去年同期增长31.6%。预计年,十堰生猪产量将基本满足本地需求。 在市场行情刺激下,年以来,十堰市新建规模养猪场(年出栏头以上)74家,改扩建家。目前,全市共有家规模养猪场,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有18家。截至11月中旬,全市出栏生猪约万头。 同时,十堰积极招商引资,正邦、东方希望、新希望、广州双胞胎等行业龙头企业在该市落地。十堰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预计,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十堰市生猪产量将至少翻一番。 养猪企业迅猛扩张,会不会造成产能过剩、影响猪价?该中心相关负责人称,将加速提升生猪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并大力完善产业运行监测、预警和调度机制,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 (摘自:《湖北日报》) 3 红花岗区:生猪生产稳步恢复猪肉市场价格回落 猪肉价格下降与生猪产能的提升分不开。今年以来,为了保障市民的“菜篮子”,红花岗区大力推广“平台+农户”组织模式,统筹推进庭院种养工程,不断完善畜禽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生猪、生态家禽等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扎实推进德康2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建设,积极组织申报生猪“双千项目”,年计划建设年出栏4万头的自繁自养猪场1个。 截至目前,红花岗区生猪存栏3.14万头,完成目标任务的%;生猪出栏3.28万头,完成目标任务的82%。生猪产能预期良好,为猪肉市场供应注入“稳定剂”,也将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 (摘自:新华网贵州频道) 4 河北衡水今年新增生猪存栏24.7万头,提前实现生猪产能恢复目标 11月25日,河北省衡水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董璋琼在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年全市新建改扩建规模猪场35家,截至11月23日,有27家猪场竣工,新增生猪存栏24.7万头。 据董璋琼介绍,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关乎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该局会同衡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了全市年稳定生猪生产中央预算内投资建议计划,共上报省5个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万元人民币,现已批复深州市、故城县项目补助资金各万元人民币。 “安平县、深州市落实了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政策,重点支持规模养猪场新建和标准化改建,优先考虑粪污治理设施建设。”董璋琼称,同时,着力推动安平县、深州市、故城县、冀州区、饶阳县、景县、阜城县7个生猪示范区建设,优化生猪产业结构和布局。 董璋琼表示,年全市新建改扩建规模猪场35家,其中新建29家,改扩建6家。截至11月23日,有27家猪场竣工,新增生猪存栏24.7万头。 据悉,到今年9月底,衡水市生猪存栏达到.3万头,恢复到年底的86.3%,高出全国2.3个百分点、高出全省0.2个百分点,提前实现了生猪产能恢复目标。 (摘自:中国新闻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yangzx.com/ryxwh/77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