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毛皮产业在我省是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涉及行业广泛,从业人口众多,产品丰富多样,经济效益明显,是一些县域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一)毛皮产业在我省多地有着悠久的历史

1.早在商末时期,丞相比干就在枣强大营一带发明制裘术;秦初秦始皇曾亲封为“天下裘都”;明朝郑和下西洋时,大营皮毛以“皮板柔软、毛眼遂适、色泽协调时尚”而进入欧洲上流社会;清朝道光年间,英、俄、日、荷等10多个国家的客商开始在大营设立货栈;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营皮”曾长期作为出口免检产品远销海外。

2.张家口自古以来以毛皮业兴旺发达而闻名中外,素有北国“皮都”之称。其所产皮毛具有皮板洁白、皮毛舒展、丰满柔软、富有弹性等特点,国内外市场通称“口皮”。早在东汉时期,张家口就有了毛皮贸易;唐朝中兴之时,张家口已成为北方的毛皮贸易中心;至明代,这里已是世人皆知的全国毛皮集散地了。毛皮贸易促进了张家口毛皮加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以裘皮(细皮)、白货(口羔皮)、粗皮(羊皮)为主的毛皮工业。现在张家口的毛皮产业是以阳原为代表的碎皮加工业。

3.辛集毛皮加工业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在宋辽战争中,辛集是南北交汇的场所,因军事需要,制作皮革、熟皮的技术逐渐在当地扎了根。到清朝中叶,辛集已成为我国著名的毛皮集散中心。从清朝光绪六年(年)至民国二十六年(年)“七七”事变前,是辛集毛皮业发展的鼎盛时期,辛集逐渐形成完整的毛皮生产体系。

4.肃宁皮毛业起源于明末清初,作为农民糊口的手段,一些手工作坊制作出鞭头、鞭梢、车马车免具四处销售,逐渐形成了历代沿袭的传统工艺和购销渠道。购销范围涉及河北、山东、内蒙、东三省等地。

改革开放以来,肃宁毛皮业迅速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原皮购销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半期的“市场流通+初加工阶段”,九十年代后期的“市场流通+裘皮加工”阶段。经过调整、发展及龙头企业和市场的带动,肃宁毛皮产业实现了“两个转变”:产业由制革向制裘转变,产品由半成品向成品转变。

5.明末,蠡县不少皮毛商贩看到经营皮毛业本薄利大,便争相效仿,在留史和附近的百尺村一带掀起了一股“皮毛热”,资金少者办小加工作坊,资金多者开大皮店,有技术者搞加工,无技术者搞倒手买卖,形成皮毛原始的专业分工。人们利用当地盐碱土丰富,刮盐碱,熬土硝,或外出经商,或靠购销毛皮,土法熟皮,加工成品(称皮毛)出售谋生,皮货交易与加工行业逐渐形成。

近10年来,我省多地的毛皮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涉及区域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产业链条趋向完整。

(二)毛皮行业是一个涉及面广的产业

在我省,毛皮行业涉及县域较多,产业链条涉及一、二、三产,从业人员众多,在一些县市成为农民致富的特色产业。

1.涉及区域广。我省有辛集、肃宁、枣强、故城、蠡县、阳原、南宫、昌黎、饶阳、乐亭等10个县市,把毛皮服装加工生产和毛皮动物养殖作为特色产业,有60多个县市的农民从事毛皮动物养殖。例如在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地,基本上所有县市都有毛皮动物场(户)。另外保定、承德、邢台、沧州、衡水除有毛皮养殖加工大县外,还有一些县有零散的毛皮加工和养殖。毛皮产业有点有面分布,在我省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特色产业。

2.产业链条长。毛皮产业业涉及养殖、加工、设计、制衣、销售、进出口等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每个环节又包括若干小环节,如销售环节涉及市场建设、批发、零售、电子商务、金融、广告等行业,养殖环节带动了饲料、兽药、疫苗、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3.就业人口多。据不完全统计,仅6个主要毛皮加工县直接从事加工生产的人员就有近50万人,有50多个县、区的农民从事毛皮动物养殖,如果再加上相关服务行业的人员,估计约在万人以上。其中,辛集市直接从事毛皮产业的人超过6.2万人;枣强大营镇几乎家家户户有加工皮毛褥子(服装半成品)的手艺;昌黎县毛皮动物养殖涵盖全县18乡镇的余个行政村,养殖人员12万人。

(三)毛皮行业在我省民营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毛皮行业以民营经济为经营主体,行业规模比较大,同时产品种类繁多,经济效益在民营经济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1.行业规模大。据原省中小企业局统计,年在我省个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中,辛集皮革、蠡县毛纺、肃宁裘皮、故城毛皮、大营皮毛、阳原皮毛营业收入分别为亿元、.3亿元、.1亿元、.3亿元、84.9亿元、20亿元,分别居全省特色产业第6、44、66、73、93、位,其中有4个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辛集皮衣是与浙江海宁齐名的全国两大皮衣生产基地,年生产毛皮大衣92万件,毛皮制品万件,毛皮褥子万条。

饶阳、昌黎、乐亭3个养殖大县未作为特色产业统计,其中昌黎县年特种养殖动物突破万只,出栏万只,实现产值32.6亿元,昌黎两个原皮市场交易额达80亿元,貉子养殖量和貉皮总产量、交易量居全国第一。

2.产品种类多。目前我省毛皮产品已从裘皮、皮衣、皮帽、手套、皮褥子等传统产品,扩大到毛皮制围巾、披肩、皮草包、胸花等时尚用品,皮花、动物标本、皮画、挂毯等高档艺术品,钱包、腰带、皮鞋等一般生活用品,以及汽车用裘皮座套、座垫等车用高档用品,产品达到几百个品种,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3.经济效益好。年,我省毛皮行业初步统计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为.2亿元,资产总计为.5亿元,利润达到.7亿元。该行业产值利润率高达9.7%,在31个制造业行业中位居第8位;资产利润率为40.2%,在制造业中居第1位,也就是说,这是我省投入产出比最高,赢利能力和管理水平较好的行业。该行业利润总额在制造业中居第9位。如果考虑到该行业绝大多数为规模以下企业,如果全部统计,对全省工业利润的贡献会更大。

(四)毛皮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省的毛皮产业外销市场巨大,同时近年来也在不多开发国内市场,品牌优势逐渐形成,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

1.外向水平高。据不完全统计,年我省共出口毛皮服装及皮制品约18亿美元,其中,辛集皮革、大营裘皮分别出口4.6亿、4.5亿美元,故城完成出口交货值6.7亿美元。大营生产的裘皮服装在国内外影响力很大,主要出口俄罗斯和东欧国家,还销往韩国、日本等国,大营裘皮服装在莫斯科唐宁街占70%以上。

2.各地逐渐重视品牌。我省各毛皮产业集群非常重视培育名牌产品,辛集涌现出西曼、芭尔妮、天菊等一批以生产裘皮服装为主的龙头企业;肃宁县华斯、库氏、天龙、肃昂、博丹、宇斯和天地人等1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真皮标志,华斯、库氏、肃昂等成为裘皮衣王和裘皮名装等名牌产品;华斯、库氏、华益、中韩、兆鑫等39家企业被省毛皮产业协会认定为“毛皮产业放心品牌企业”,在国内外影响越来越大。

3.市场前景好。裘皮和皮衣具有雍容华贵、轻盈舒适、御寒性高、款式时尚等优势,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把住房、汽车和裘皮大衣作为家庭三大件之一;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购买裘皮和皮衣,一些绿色环保、传统工艺、手工制作、做工精良的毛皮制品更受消费者的欢迎,裘皮和皮衣服装的社会需求总量将会越来越大。除此之外,羽绒服装、鞋类和家居用品等越来越多地采用毛皮做原料,而且使用面积越来越大,毛皮的应用领域更加宽广。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白癜风的前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yangzx.com/ryxwh/8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