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导读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要下决心解决软弱涣散基层班子的问题,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年,河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各地深入开展以堡垒示范、致富先锋、能力提升、人才返乡、结对帮扶“五项行动”为主要内容的“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着眼建强战斗堡垒,着力强化结对帮扶,着重突出先锋带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驻张家口市宣化区塔儿村乡西庄子村工作队盘活村内合作社,吸收一百二十五户贫困户入股。图为村民拿到分红,喜上眉梢。

01

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坚持夯基固本,筑牢脱贫攻坚一线战斗堡垒。

突出治弱、治乱、治穷同步推进,对全省个贫困村党组织逐一分析研判,通过领导分包、挂账督办、定期调度等方式,着力解决班子不团结、干部带头作用差等问题。以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其中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有成人员、大学生村官、优秀退役军人占比达到79.9%,比换届前提高一倍。

持续优化贫困村党组织设置,依托产业龙头、产业基地、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组建产业链党组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辐射和带动贫困户创业致富,全省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近3万个,带动84万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02

强化脱贫攻坚帮扶作用

  

强化结对帮扶,推动优势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聚集。

严格落实省领导包联机制,明确省委常委包联10个深度贫困县,省直单位包联个深度贫困村,集中精力啃“硬骨头”。

按照“一干三年”要求,从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2.2万名优秀干部驻村帮扶,选派34.8万名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贫困户。

全方位压实帮扶责任,实行队员当代表、单位做后盾、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捆绑机制,对问题突出的51个工作队全省通报批评,召回不作为、不担当、不合格驻村干部49人,将表现突出的12名省直下派第一书记提拔为厅级领导干部。

深入实施“千企帮千村”行动,目前已有家企业与个贫困村开展共建,实施帮扶项目个,投入帮扶资金27.8亿元,受益贫困人口53.1万人。

  

03

注重脱贫攻坚先锋带动

  

注重先锋带动,激励党员人才在脱贫攻坚一线建功立业。

在贫困村开展“1+10”党员联系户活动,鼓励、支持党员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济组织,带头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并每人包联10个贫困户,实现共同谋富、共同致富。

综合各类培训资源,对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开展精准脱贫能力专题培训,共培训期次、24.1万人次。

着力发挥人才对脱贫攻坚的保障支撑作用,在乡村两级分别建立“外出人才”和“返乡人才”台账,实行县乡村三级干部联系在外优秀乡村人才制度,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鼓励优秀乡村人才回村发展、反哺家乡。

针对部分乡村人才有经济实力、有管理经验、有市场人脉,但缺项目、缺资源、缺支持的问题,全省62个贫困县(含已脱贫摘帽的28个县)全部出台创业扶持政策,建立返乡创业园。

  

隆化县西道村:

  

“三联三增”催生“草莓公社”

  

河北省隆化县七家镇西道村,共户,人,党员40名。近年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村党员中推行“双培双带”活动,以产业示范基地为依托,培养了一批种植、养殖能手,为该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

同时,该村党支部结合实际,确定了“三联三增”活动载体(支委联党员,帮带提高,增强凝聚力;党员联示范户,传授科技,增强战斗力;示范户联群众,促进增收,增强创造力),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理清了发展思路,全力打造“农游合一”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成功培育出特色明显、主题突出的“草莓公社”新业态,探索出一条富民增收的新路径。

  

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忠作为“领头雁”,带领西道村9户农家游接待户成立了隆化热河西道旅业有限公司,发展草莓主题休闲游产业,通过“无利有保底、赢利再分红”的运营模式(公司亏损时,各户可获得每年最低1.5万元的“保底”收入;公司盈利时,各户在享受“保底”的基础上,再获得分红),带动农户发展,吸纳村民就业40余人。

同时,由村民投资建设的“四季草莓”种植基地、创意工坊、草莓音乐广场、玫瑰园、演艺广场、水上乐园等设施均建设完成,打造了集观光、旅游、休闲、采摘为一体的“草莓公社”。

近年来,共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旅游收入余万元,已吸纳农户85户,安置就业人,年人均增收4万元。同时,村党支部牢牢抓住建设美丽乡村契机,结合“草莓公社”项目,逐步改善了水、电、路、灯等基础设施,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了群众生活品质。

  

当下,西道村借势生态农业的发展壮大和农家乐的升级换代,依托周边独特的森林、温泉、资源等优势,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旅游品质,正向打造全国知名的田园风光小镇目标昂首迈进。

  

饶阳县王同岳村

“党建+”,奏响强村富民曲

  

近年来,河北省饶阳县王同岳村充分发挥党建服务农村、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带动作用,开拓了脱贫攻坚新格局,小小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

  

“党建+精准帮扶”,提升群众满意度。王同岳村坚持走“精准化”扶贫道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坚持因户施策、对症下药,为贫困户量身定做脱贫方案。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选派优秀党员干部与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帮扶责任人坚持履职尽责,积极参与“暖心行动”,定期走访慰问贫困户,宣讲脱贫政策,帮助贫困群众树牢脱贫信心。村党支部每季度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重点晾晒党员扶贫工作表现,切实加强了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了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

  

“党建+远教电商”,开拓脱贫攻坚新路子。该村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系统,组织村民收听收看,尤其对贫困户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技能、农技知识、政策法律等相关培训;组织群众收看葡萄种植、生物防治技术、生物秸秆反应堆、膜下滴灌等农技电教片。通过提供接地气、科学性强、可操作的种植养殖培训视频,让贫困群众开拓眼界、提升技能。该村党支部牵头建立村级电商服务站点,组织对接合作社、商铺,在县委组织部指导下组织开展相关培训5次,累计培训人,为农民提供增收致富新路径。

  

“党建+集体经济”,夯实村庄振兴基础。村党支部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依托紧邻省道区位优势建设门店厂房对外出租,在田间路旁种植速生树种,建起“绿色银行”,建设“互联网+党建”综合服务中心,通过电商平台返点增收。同时,在集体地建棚室对外出租,不仅为集体增收,还带动起广大村民发展棚室产业积极性,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村集体收入由年均不足5万元增加到20多万元。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为村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村里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修街道、建广场、装路灯、搞绿化,村庄面貌实现了大变样,村“两委”威信大大提升。年7月该村顺利脱贫出列,并被授予河北省养生小镇示范村荣誉称号。

  

曲周县东刘庄村

  

整村土地流转,效益实现最大化

  

东刘庄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城东郊,全村耕地亩,是一个传统农业村。该村抓住土地制度改革契机,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在全省较早实现整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村集体年收入从空白增加到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4万元,比曲周县农民平均收入多了一倍,村内已经全部消灭贫困,实现了几代人追求的小康梦。

  

近年来,面对大批村民外出务工、大量耕地荒废或低效种植的困境,该村党支部在确保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农民入社、土地入股、合作统管、利益共享、风险村担”的思路,组织群众实施土地流转。村党支部多次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征求意见,确定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保留证据。对农户原有地块逐个拍照留存,并参照农村庄基边界确定办法,在户与户耕地边界,用生石灰埋下一米多深的“灰蹶”,既可避免正常耕种破坏边界,又可保证多年后还能清楚分辨各户耕地位置,消除村民的担忧。

二是浮动租金。土地租金按照小麦市场价格确定,每亩地折合斤小麦,三年一调整,保证粮食价格上涨后,农户不吃亏。

三是多样合同。根据农户意愿,分两种土地流转承包合同,红本合同等同于农户以土地入股,年底分红;黄本合同等同于农户出租土地,年初预付租金,不再分红。

四是最大让利。土地流转后,国家按照土地承包发放的各种福利补贴,如种粮补贴等,仍按土地承包权发放给农户。同时,村党支部逐户了解、逐一解决问题,打消村民顾虑,全村土地实现整体流转。

  

为保障土地流转后能发挥最大效益,该村党支部以集体名义,注册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村“两委”干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合作社代表村集体,以流转的土地为平台,开展对外合作。

与中棉所合作,发展亩棉麦双丰试验基地,合作社自主种植、配合收集数据,收益归合作社所有,集体年收入18万元左右。

与省农科院合作,建成亩玉米产业体系示范基地,科研单位负责提供农资,合作社按照要求种植,收益归合作社,集体年收入8万元左右。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建成设施蔬菜基地和七彩环美欧式苗圃基地余亩。

典型人物

陈春芳:“太行新愚公”

右二

陈春芳

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位于太行山深处,以前村民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

年,陈春芳毅然舍弃在县城年纯收入近40万元的事业,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伊始,为解决民生问题,陈春芳带领村“两委”班子垫资铺设饮水管道,为村里安装路灯,并带头集资7万多元,新建了学校。为大力发展山村旅游产业,他带领村民劈山修建道路,高山筑起平湖。

村里与正定县塔元庄村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规划建设“中国车谷坨康养旅游度假区”。

年,陈春芳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太行新愚公”。

  

刘佩仿:柔肩托举村民致富梦

刘佩仿

刘佩仿年当选为河北省丰宁县城根营村委会主任,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伊始,全村户人中,贫困发生率高达67%,分散且单一的种植结构严重阻碍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进程。

年,刘佩仿组建了诚美专业种植合作社,决定以西红柿间作豆角为主打产品,发展设施蔬菜大棚产业。

她带领村民先后流转土地亩,建起林业苗木种植区、老种子研发实验区、设施农业示范区、订单农业拓展区等不同类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示范区,以“一户带四户”“一地生四金”的机制实现全村产业扶贫全覆盖,用柔肩托举村民致富梦。

 

 

王延昌:从退伍兵到致富带头人

王延昌

3年,当兵11年的王延昌退伍回到家乡内丘县金店镇,办起物流公司。

年8月,他放下自己的事业,全票当选为金店镇小辛旺村党支部书记。

王延昌带头流转土质最差的亩沙荒地,成立农业公司发展高标准温室大棚种植草莓,吸纳农户入股分红,安置43名村民就业,带动全镇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年,王延昌垫资万元启动千亩樱桃园种植项目,提出“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利润按公司、村集体、农户3:4:3的比例分配。

目前,一期亩樱桃园已挂果,二期亩长势喜人。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村集体每年收入将增加万元以上。

  

孙国亮:夫妻共同驻村三年多

  

孙国亮

年春,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孙国亮,被派到阳原县辛堡乡四十亩滩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他的爱人为了支持他的工作不久也随他驻村,夫妻俩这一干就是三年多。

四十亩滩全村户中有79户是贫困户,孙国亮召集村干部,研究成立以贫困户为主的合作社,统一种植附加值高的大棚蔬菜,让村民土地流转得租金、大棚打工挣薪金、产业营利分红金。

而今,四十亩滩村35座蔬菜大棚拔地而起,全村79户贫困户全部有股份,其中有23户通过土地流转还获得每亩元租金,有27户中的38人通过在合作社打工每月都有稳定收入。

 

 

张端树:引进十多亿元扶贫项目

左二

张瑞树

年2月底,河北省石家庄市工商联秘书长张端树作为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进驻平山县下槐镇南文都村开展扶贫工作。

刚进村时,张端树与队员们看到的是村里的贫穷落后,遇到的多是村民的冷眼,吃了多次的闭门羹。但他和工作队员迎难而上,毫不气馁,深挖“穷”根,利用南文都村生态资源优势,走出一条村企共建、共谋共赢的脱贫之路。

短短三年时间,张端树通过搭建村企合作平台,引进11.78亿元的扶贫项目,彻底改变了南文都村贫穷落后面貌。年底,南文都村人均增收3元,贫困户人均增收元,村集体增收6万余元,圆满实现脱贫出列。

荣誉榜单

★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陈春芳石家庄市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

★年全国脱贫攻坚奖

刘金国行唐县南桥镇东安太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李双星衡水市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兼阜城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白利国玉田县鸦鸿桥镇刘现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张付仁馆陶县寿山寺乡寿东村党支部书记

段妍青(女)张北县张北镇党委委员,马连滩村党支部书记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正定县正定镇塔元庄村党支部

盐山县韩集镇薛堂村党支部

涉县关防乡后牧牛池村党支部

供稿供图

河北省委组织部

编辑

刘琼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yangzx.com/ryxys/93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