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母校恩,学子情。5月16日,浙江通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签订协议,从年起,连续十年共计捐赠人民币贰亿元,支持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同时,浙江通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校友吕建明个人向母校捐赠一批珍贵的古树名木,重点支持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建设。

据了解,本捐赠款将主要用于支持浙江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支持浙江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的合作与交流;支持“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沈善洪人文社科基金”,重点支持人文社科建设;支持浙江大学医学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及周年校庆活动。

校友其人——是通策掌门人,也是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会长

吕建明,浙江通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中文系。

年,成立浙江通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年,在原公司的基础上改制成立浙江通策房地产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领导公司进入集团化运作阶段,开发众多颇具影响力的楼盘,如正和居、天巢花园、墨香苑、和睦院、通策广场、钱江时代(年普利茨克建筑奖得主王澍在通策集团设立业余建筑工作室并主持设计)、上海通策大厦(在建)、衢州赢湖尚博尔(在建)等大型楼盘,并获得“杭州市十大城市运营商”称号。年7月,正式成立浙江通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任董事局主席。年,斥资4.5亿人民币买下中河路平海路口方物业(原方正证券大厦),医院总部大楼;并与英国剑桥伯恩霍诊所(BournHallClinic)合作,成立”BH(中国)“,正式进军辅助生殖领域。

除了成功的浙大系企业家这一身份,他还是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会长。吕建明曾说,身为浙江大学的校友,有义务、有责任为社会公益做出贡献。他所在的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经过9年的发展,已有社会各界校友10万余人,注册的三万多人,每年都会举行近千场活动,80%以上的校友都参与过活动。

捐赠仪式上,吕建明校友发表了文情并茂、感人至深的讲话。言语间表达了对母系杭州大学中文系和恩师陈坚、吴秀明的深深感谢。

吕建明先生致辞

尊敬的金德水书记、吴朝晖校长、陈坚老师、吴秀明老师、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来宾:

下午好!

前几天,钱江晚报釆访浙江大学校友,请大家对母校周年说一句情话,我说的是“可以群,可以怨,不谋而亲,不约而信,欢苗爱叶,日引月长。”

大学在现代社会,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场所,一流大学在社会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深刻地改变了校友的一生,具有天然的凝聚力。我忘了哪一位校友说的:母校就如同母亲,自己可以理怨,却绝不允许别人诋毁半句。用孔子“可以群,可以怨”的话来赞美母校,我认为最贴切不过。没有爱,哪有“怨”,“坤,地也,故称乎母,万物皆致养焉,”正是这种恢廓大度、海纳百川的力量,紧紧地吸附着万千学子,使校友群体,灿若星河。

《吕氏春秋》中说:“不谋而亲,不约而信,相为殚智竭力,犯危行苦,志欢乐之,此功名所以大成也。”学生离开母校以后,建功立业,是对母校最好的报答,而世界最著名大学已经反复证明,有共同价值观、共同精神气质的校友群体,是校友个人成功的最有力支撑。

我年离开母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见证和亲历了过去三十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完整过程,虽有磨难困苦,仍能道心一以贯之,愈挫愈勇,小有所成。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教育,感谢母校、老师、校友对我创业过程中的支持和帮助!今天我特地邀请了我在中文系读书时最尊敬的两位老师参加仪式。陈坚老师与我,无血亲之缘,但有胜父子之谊,让我最难忘的是我在上了陈老师的几堂课后,陈老师竟然跟我说:“你可以不来听我的课,你可以学更多的东西。”毕业的那个炎热的夏天,他骑着28寸的旧自行车,反复来往于系办公室和12幢学生宿舍楼之间,想尽一切办法要让我在杭州留下来。还有一位是我的班主任吴秀明老师,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焦心如焚,恨不能自代。“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你们以贤人之德做圣人之业,学子们从内心舒展出来的欢苗爱叶,怎么可能不长成参天大树。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叫王建江,他没有读过大学,为人耿直,仗义好侠,非义不受其禄,无道不践其土。93年我下海创业的时候,他从十几个朋友手里,几十几百几千,借了将近三万元钱,在大年二十九送到我手里,让我给员工发工资。我托他帮我在新昌建了一个苗圃。十六年来,我这位同学沐雨栉风,日炙冰冻,妻子因此离他而去,为我聚集了上千颗稀有的桂花古树,很多年龄超过了我们的母校,还培育了无数红枫、紫薇、玉兰、桂花、香樟。这次我提议把苗圃捐赠给浙江大学,他虽然心中不舍,但他对我说:吕建明,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我无非在十几年前出了一些钱,这个苗圃,他才是真正的主人。我希望这些树木能在浙大早日成林,以后杭州的首选赏桂地点不是满陇桂雨,而是我们浙大紫金港。

去年在给人文学院的学弟学妹们演讲时,我说:“感谢我的母校,让我有了美的感知和发现的能力。美是一种精神标杆,让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带有神的高贵的气息,让庸俗的物质生活,带上哪怕一点点的诗意。”今天,我的内心充满着这种诗意。人文精神,是文明世界的颜色,缺少了我们就会变成色盲。我希望我的岁的母校越来越美,越来越年轻,不仅仅有绿树花丛,还有思想的五彩缤纷。今天,我以一点小小的敬意,为母校寿!

(左起:吴秀明、陈坚、吕建明)

编辑/中文系林思静饶阳

审稿/陈珍妮

浙大人文汇

分享浙里人文人的故事

赞赏

长按







































寻常型白癜风的偏方
google竞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yangzx.com/ryxyw/12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