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控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607/6311310.html 在蠡县境内北埝村东,位于蠡县,肃宁,饶阳三县交界处,有一座空闲土丘,周边村庄的乡亲们习惯称“八路军坟”,这里掩埋着多不知名烈士的遗体,七十年来,一代一代讲述着发生在这里的战斗故事。人们渴望在这里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是这段史事,蠡县、肃宁、饶阳的档案史料中鲜见载录,烈士英灵一直尘封。笔者有幸参加《蠡县志》续修,作为“事件补遗”,对此事进行系统客观的调查搜集,整理出本文与知情者商榷。 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对冀中进行残酷的“五·一”扫荡,当时,蠡县境内已沦为日寇的“强化治安区”,沿县边界,修岗楼,挖封锁沟,分割、封锁抗日军民。年5月27日,中埝村岗楼正在修建中,清晨,盘踞在中埝岗楼的日伪清乡队到饶阳县西张岗村,抢征砖瓦木料,八路军冀中8分区23团为配合反扫荡正在滹沱河以北的大官厅、张岗一带活动,与日伪军发生战斗。是日,上午9时许,敌军溃逃回蠡县境内,调集兵力在北埝村东李家疙瘩上架起一挺重机枪阻击由东往西追击的八路军战士,当时,沿县界开挖的封锁沟尚有五十来米未通,成为八路军追击的必经之路,日寇的这挺阻击重机枪行成扇形扫射,封锁着这片开阔地,黄了梢的麦子地是唯一的掩体,八路军组织的一次次冲锋,都是成片倒下的战士们的尸体,到下午5时许,战斗停止。 当天夜晚,日伪军撤离后,周边村庄的乡亲们开始自动掩埋战士的尸体,发现生存的,就抬到安全地带加以救治,将死亡的尸体堆集在北埝村通西谈论村道沟内,共计18处,约余人。参加掩埋的乡亲,肃宁县西谈论村较多,据当时的参与者任庚寅、任双奎讲述,在掩埋中他们曾将受伤生存下来的12人战士抬到西谈论村北窑洞中掩护,后由肃宁县3区的抗日干部组织转移。 另据当时目击者魏永德讲述,年5月27日发生在北埝村东的那场战斗从上午9时许,一直延续到下午5点,日伪军才撤离。日军撤离后他曾到现场,在北埝村东李家疙瘩东边拾到一个公文包,内有一本莫斯科出版社出版的中文书《马列主义研究》,钢笔签名:陈学明。 启示与分析:(1)此次战斗发生在蠡县,肃宁,饶阳三县交界的边沿地带,参战人员不属于各县的地方武装,各县史料未载录也在情理之中。 (2)离休干部魏永德讲述,参战部队是八路军冀中8分区23团,笔者查阅《河北省军事组织史》资料载:“冀中8分区辖23团,30团,年7月军分区和地委游击队合并辖23团,30团,33团和33、37、41区队。年5月”五一“反扫荡,该分区部队损失严重,23团所辖区域变为抗日游击区,为坚持斗争,部队分编为33,37,41区队分散活动。”据此分析,该参战部队番号已不存在,战史何处录辑?有待详询。 (3)这是真实的故事,周边村庄的乡亲们为有此战争遗址而不得彰显感到惋惜,七十年来,多不知名的烈士,长眠这里,身躯已化作泥土,默默滋润着这方土地。经多方调查考证,形成文字史料,以告慰英灵,也让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一场抗击日寇侵略的惨烈战斗,一代一代传下去。 文图来自光影历程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yangzx.com/ryxyw/52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