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老塘沽街里的飯店

作者:王宜杰

我所说的老,大致是四十至五十年前,所谓塘沽街里指的是由天碱到原塘沽戏院,解放路加一段新华路,及上海道一段主干道。那个年代那个路段上屈指可数的有几家饭店:新华饭馆、大众食堂、渤海餐厅、北塘包子铺、恩德成饭庄、红旗食堂,再有解放市场里的早点大棚。

地震之后,上海道开了一家回民饺子馆,位于上海道与和平路交口处的中仁酒家,和平路东的千品府也先后开张营业,此后塘沽的餐饮业便如雨后春笋般蓬蓬勃勃的发展起来了。这些大大小小的餐饮企业都具有那个年代的特点,实惠简朴,饭菜有地方特色,买卖童叟无欺。

天碱正门马路对面的新华饭馆早点的饶阳豆腐,一口浓汤滚滚的大锅里,煮着两只鸭子,跟天津传统的豆腐脑比较不是浇卤,而是把鸭汤浇到豆腐脑碗里,鸭汤多而鲜美,豆腐脑雪白软嫩,撒上一小撮碎香菜韭菜,白绿相间之上有点通红的辣椒油,数九寒冬来俩烧饼,泡进热气腾腾的鸭汤里,解饱解馋又暖胃口。

与新华饭馆相隔不远的大众食堂的确大众,窗口卖馒头窝头花卷枣糕年糕类蒸食,坐里边吃饭也就是肉沫熬豆腐,豆泡烩白菜,辣三丁之类。辣三丁就是旱萝卜丁,香干丁,黄豆加点炸辣椒,简单便宜下饭。

渤海餐厅位于解放路和新华路交汇处,当年是塘沽档次最高的饭店,菜肴做的精致,简简单单一个干海米炒菠菜,做得色香味俱佳,海米发的透又不失鲜味,菠菜不生不烂,颜色碧绿,东西简单,足见大师傅的手艺精到。再一个记忆深刻的菜肴是葱扒海参,海参齐整不碎口感软烂葱香浓郁。No.1的档次,No.1的价钱,吃过一次便念念不忘。原渤海餐厅的楼还在,里边可不给您饭吃了。

北塘包子历史悠久,据说其前身便是后来的于大眼包子,开始在解放市场里边,门面斜对早点大棚,后挪到解放路上,一楼一底。以猪肉和三鲜馅为主,半发面的包子皮柔软喧腾有嚼劲,不亚于狗不理。九十年代初,北塘包子增添了系列包子,什么时蔬干菜豆馅白糖,多种多样,看着热闹吃着没劲。

每到寒冬腊月大雪纷飞,便是涮羊肉抢手的时候。那个年代吃涮羊肉就得上恩德成,吃恩德成那烧木炭块的铜火锅,现在有煤气的电磁的火锅,都不如木炭火锅的火力大,有吃涮羊肉的气派。解放路学校大街口上的恩德成一楼一底,黄色的门窗,窗口一张案子上摆着用冰镇过的羊肉,一位矮胖的师傅手持片刀片肉,肉片得大小一致薄厚均匀,堪称一景。夏天的时候,那胖师傅把老头衫撂起来,大肚皮腆着,站窗户外头看着,总觉得他有点悬乎。恩德成的酱牛肉味道醇厚,肉块切成薄片而不碎。六十年代初恩德成有两道拿手菜,溜黄菜和糖溜茄子,都是吃功夫的菜,现在都失传了。

解放路偏和平路口,面朝北的红旗食堂东西俩门,每天早晨东侧门里边摆张桌子,桌子上放一大笸箩大烤饼,那烤饼烙的,个大层多,两面见焦嘎有五香粉的味道,热气腾腾的和猪肉馅排骨汤馄饨是绝配。爆豆腐溜肝尖,散装啤酒,记忆犹新。一碗肉丝焖面能饱一天。烹饪的过程是把面条盘成坨上屉蒸至五分熟,下油锅炸至表面见焦,葱花姜末五花肉丝煸香,放入面坨,放高汤烧开使面砣焖至酥软,放盐香油调味,出锅装碗,摆放焯过的菜心。面条口感酥而韧,有肉有菜,脍炙人口,是红旗的特色。

九十年代初,隶属天碱服务公司的中仁酒家在上海道与和平路交口开张,后因场地窄小不敷业务发展,搬迁到学校大街的中仁酒家新址。不愧是大企业开的买卖,菜肴品种多档次高,糖醋大虾个头超大,用根竹签穿着,炸的皮酥肉嫩,芡汁酸甜适口。

同时期在丹东街马路边面朝南开了家上海道回民饺子馆,纯牛肉馅一个丸的水饺,肉味醇厚,没有筋头丝缕,一咬一流油,那叫一个香,价钱便宜,深受食客的欢迎。千品府不算是饭店,属于美食小吃集市,其规模之大,经营品种之多,经营方式之新颖,远非昔日解放市场早点大棚可比,给塘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遗憾的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麻辣烫烧烤涮便闯入了塘沽餐饮市场,钝化了人们的味觉。

进入九十年代,塘沽的饭店餐饮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起来,这个时候我调离了塘沽,很少在塘沽的饭店里吃饭,少了口头福,所写便都是那个年代遗留在味蕾上的记忆了。

往期回顾:大沽口炮台(诗歌)年美国大兵镜头记录下的塘沽风情陈士骅诗咏塘沽新港赏秋塘沽森林公园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yangzx.com/ryxyw/55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