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饶阳老虎墩家“金扁担”的传说

靳文茂

说起饶阳迁民庄老虎敦家,那说道可是不少。首先说老虎敦家是首屈一指的大财主,还据说他家是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的后代,背景显赫,他家的事被老百姓传得挺玄乎。老辈里人们有这么个顺口溜:南京沈万三,银钱万万三,北京老常主,多滴没法数,沈万三、聚宝盆!老常家扁担挑金银,日挑金夜担银……(太详细的记不清了。听姥姥念叨的时候我还没到十岁,那时候反正是充满了幻想,觉得挺玄乎的。我姥姥说她亲舅还是她舅爷是跟老虎敦一起上私塾的伴读,俩人关系特别好,老舅爷说不上学了回家干活,老虎敦就哭,也不上了,后来没办法,俩人一直从小玩到大。)

南京的沈万三,在当时可以说是富甲江南,朱元璋修南京城的时候没钱,都是逼着沈万三出钱修的,沈万三家为什么那么有钱,传说是他家有个聚宝盆,晚上放上一锭金子,第二天就变成一盆,财富就这么来的。那么老常家呢?据说有根扁担,老常家的财富就是这根扁担“挑”来的。

常遇春是明朝开国大将,位居三公,官拜少保开平王,在北伐元朝胜利后就死了,享年四十岁。他的后代有一支就落在了山西,后来迁移到了饶阳迁民庄。

在老常家迁移的时候,已经沦落得并不富裕,一家人携儿带女的,用小推车推着家当从山西往河北走。那时候交通又不发达,一家人一步一挨,一天也走不了多少路程,有道是: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日难。有这么一天,一家子走得错过了村庄,四处荒草野地也没个人家,这可怎么办啊,老常上了一个高坡,四下里打望了一下,看到远处有个破庙,就寻思着在庙里过夜。

到了晚上,一家人都安顿好了,都累得进入了梦乡,老常这时候躺着就睡不着了,发愁啊,一家人往后日子可怎么过啊……就这么胡思乱想的时候,迷迷糊糊到了半宿,老常就听见“奚奚嗖嗖”的有响动,老常也不敢吭声,半眯缝着眼一看,就觉得好像“火老鼠和白乌鸦”一样,满天金光白光的往庙后头钻,过了好大一会儿,没动静了,老常轻手轻脚走到庙后头,从“金光”钻进去的地方一看,好家伙,土洞子里金闪闪,银闪闪的都是金银元宝,可把老常惊得目瞪口呆,老常稳稳心神就琢磨,这些金银拿还是不拿?千里迢迢出门在外的,带着这么多金银不见得是福是祸,不拿吧,又心有不甘,就这么琢磨。(看到这人们说了:拿呗!放着钱不拿,傻子啊!现在的人们不知道,老辈里人们都迷信,“财白有眼”,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拿也拿不走,就刚才“金鼠银鸦”的一阵闹腾,这批财宝肯定是有了“灵气儿”了,不是说谁拿就能拿走的,弄不好还会带来灾祸!)别看老常家破落了,但见识可不是一般老百姓能有的,知道这里头有说道儿。想到这儿,老常到车上,拿下了祖传的一根扁担,据说也是常遇春留下的,说常遇春那么大官儿了,会留下根扁担传家?那是常遇春让后代“不忘根本,勤俭持家!”老常拿下这根扁担就往藏着金银的窟窿眼儿里一插,心里叨咕着:满洞金满洞银,我是常王的后人,是我家的跟我走,不是我的归旁人……念叨着插好扁担就回去了,也没敢惊动别人,第二天就上路了。

后来老常家在饶阳迁民庄安家落户,那会儿没这么多人家这么多村,迁移户看上哪就在哪安家,盖房开荒都靠自己。老常家选好地方以后就开荒种地破土盖房,这一动土工可就不得了了,好家伙,左挖出银子右挖出元宝,多了去了,这么说吧,一镐头下去,不是金砖就是元宝,老常家晚上睡觉,院子里就“噔咣”的响不停,白天挖坑耪地,满院子元宝。到后来渐渐没响动了,老常家挖出来他家那根扁担。

从此以后,老常家豪富一方,也就留下了这么一个老说道:南京沈万三,银钱万万三,北京老常主,多滴没法数,沈万三、聚宝盆!老常家扁担挑金银,日挑金夜担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yangzx.com/ryxyw/61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