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三》:“北方柳芽初茁者,采之入汤,云其味胜茶。” 新夏的夕阳斜着从北窗的角上滑落在前面的桌子角上,暖暖的,贴在桌子角上,明亮白皙,像是女人的手。 我停止打字,关电脑,就要下班了,想做点琐碎事儿。桌子右角有个下午送来的包裹。我开始慢慢的拆那个远方寄来的邮件。 室内就我一个人,静静的。我知道邮件是什么,那是小秦老师寄回的年度的12本《海外星云》,但是包里还有鼓鼓的东西,我不知是什么?撕胶带的声音很清晰,嗤嗤地响,邮件包裹很严,索性我用剪刀把包裹包装剪开了,里面是我前些日子寄给小秦老师的12本《海外星云》杂志,还有两个红色的袖珍的铁盒儿,比茶碗大一点。 我就纳闷了,内心磨叽着:“小秦老师,没和我说,怎么就随便加寄东西呢,那是啥呀?”再翻了一下书,第一期的扉页上夹着一幅红色剪纸,很鲜美,图案是一个“鑫”字。小秦喜欢用文字表达含义,我理解她的“鑫”字是说我们的八字命里都属“金”,聚在一起,灵魂之合的意思。当时我一股热流涌遍全身,理解了她那幅红色剪纸蕴涵的情意,内心里呵呵地笑:小秦真有意思,命运神奇地让我遇见她。 我俯着身子,看那两个红色的圆形铁盒子,原来一个是茶叶,还没开封呢,把盖子拧开,还有箔纸附在上面,盖子的顶面是个“茶”字,另一个是啥?没字,盒子的腰身部有一棵兰草,顶盖儿上面却是两支婷婷的莲蓬,有“清净无为”四个字。打开它,里面却是一盒柳芽,用手轻轻捏一下,脆脆的,淡淡的绿,那绿色太淡了,偏白了。 说实话,我平时不喜欢喝茶,心里问:“柳芽是喝的吗?”霎时有了兴趣,像是灵感来了,内心有情感流了出来,立刻用电壶坐开了水,捏一撮放在杯子里,冲上,我好奇地看着那原来缩着的小芽芽,慢慢舒展,颜色也绿了很多:“哇!小秦老师好有创意,这不是浓缩的春吗?喝柳芽不就是把春天喝进肚子里,绿色的春天溶进了我的每个细胞吗?” 啊,猛然觉得,是柳芽茶的绿色,唤起了内心沉睡的情,觉得内心深处有东西在苏醒,在解释,原来人世间的情感会随时扑面而来。那一刻就觉得心里有情了—— 柳芽在历史上文人的眼里,好有意思呢,常会读到缠绵的诗句,随便的就有张可久《满庭芳?春情》曲: “浪酒闲茶, 涂醉墨春笺柳芽, 弄轻鞭骏马桃花。” 是啊,小秦老师给我一小盒柳芽茶,不知她怎么辛劳呢,她那白皙的手,牵着嫩黄的柳丝,一点点捋下来,怎么个晒法?怎么就那么干脆了呢? 小秦老师这是啥信息呢? 我知道,自己老了,最最不该说的就是“情”,可偏偏不知不觉心里就有了情,我就纳闷了,怎么会生情呢?想着想着就明白了,就是白居易说的那句话:“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按白居易这个说法,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从说话开始的。说话是内心深处的交流,交流多了,内心契合了,慢慢感情就产生了。 小秦老师叫秦蓁蓁,刚见她名字时是我读了《中学语文教学》杂志,她写的文章《中学语文“双基”教学初探》,把教学中的音韵,语法,修辞,逻辑,美学,艺术,写作等设计得非常合适。第一次看了“蓁蓁”的名字,内心喜而叹:“咦,她是什么样的秀美灵魂呢?”查了作者介绍:“秦蓁蓁,女,年9月生,京华六郎庄中学语文教师。”另外还有电子邮箱和QQ号。 简单计算,我和蓁蓁生肖都属马,而我比她大一轮。蓁蓁的文章写得很秀丽,文字细密,既善抒情,也善写人物。她的名字,让我联想起那两句古诗:“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和蓁蓁加上QQ好友以后,从此我们就开始了千言万语,我曾经是语文教师,也喜欢读写,感觉彼此之间早有一份久别重逢的缘。 有次我问她:“你喜欢读什么书?” 她先发个笑脸:“本职业务呀,挺忙的。”然后附了抱拳的表情。我猜就是语文课本了。通过聊天,我知道小秦想去世界旅游,而我有20年前积攒的《海外星云》杂志,专门介绍世界的,QQ里说我愿意把杂志寄给她,她居然同意了。我就分年度打包,把年度至年度的杂志寄给了她。 那一刻,我和小秦的交往就开始了,神奇,心跳。 半年之后,她开始分批把读完的杂志寄回给我了,还附寄了柳芽茶。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我和蓁蓁隔屏相望,也没个机会见一面,她这人很讲信用的,不知不觉走进了我的内心,我似乎觉得和蓁蓁的交流,诠释着生命奇特的情感现象。 我就奇了怪了?我和蓁蓁的心是一样的吗?怎么就那样吻合呢?那个奇奇怪怪的感觉,倒是常让我回味《文心雕龙》里的话:“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一小盒的柳芽茶,喝了一段时间就完了。每次喝完柳芽,那撮绿绿的春苗,我舍不得扔,就放在嘴里嚼嚼咽了。就觉得有生以来从未有的感觉,春在我心里,在我的五脏六腑里。 那年的一个五一长假,我和小秦约好,特意见了她一面。 京华六郎庄中学,在海淀区新宫门路和西苑操场路十字路口的东北角,我找到了小秦的工位,在二楼,凭窗远眺,有繁茂的杨柳和红花洋槐,小秦说那是畅春园,乾隆时期的皇家园林。 中午饭后,小秦带我到了一个茶艺馆,抬头望见“梦里水乡”的牌子。不愧是京城,一个茶艺馆也就是玲珑的阁楼,也那般玉砌雕栏。进得茶室,玻璃钢质的茶几,晶莹剔透,雪白的小茶碗儿,银质般的小汤匙。 小秦问我:“你喜欢喝什么茶?” 我说:“柳芽茶。” 小秦:“这儿没有,喝龙井吧?” 我说:“喝完柳芽再无茶,类似东岳归来不看山。” 服务员把龙井沏上,小秦啜着,而我没动茶碗儿,在我心里,喝完了柳芽,至死不再喝茶水。 …… 倏忽十年了,没见过小秦,网上说话也少了。不知她怎样了?人就这么奇怪,想说话时千言万语,猛然就没话了。 岁月长长,春暖花开时,望着那万千的柳丝随风飞舞,心里便有柳芽淡淡的苦味,很清纯,很悠长。 作者简介:王永康,男,年生,饶阳县人,年考入河北冀师,先后就读于79级7班、1班。曾任教师,后转入政法系统,在饶阳县法院工作,现已退休。作者其他文章 王永康:天涯细雨 王永康:文字的趣味 王永康:仓颉——文字的趣味(三) 王永康:爨(cuan)——文字的趣味(二) 王永康:回冀州——生命的轮回 王永康:我经历的高考 王永康:君声何时唱送别——回忆我在七班的日子 芦花吟(散文) 何当共剪西窗烛 我的梦里水乡(原创散文) 绒花吟(原创散文) 几番思君情依旧——仅以此文纪念心中的冀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yangzx.com/ryxyw/65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