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江湖上,媒体制造了一种「全国各省比惨大会」,动不动就用「中国最没存在感的省」这类文章来吸引眼球,在网红众多的年代,连城市都有了“红不红”之分。 有的省市,常年霸占各种盘点榜单。比如四川有美食,东北有魔性方言,厦门有小清新气质,武汉有鸭脖子和随时起飞的公交车…… 这些地方虽然和祖国各地人民相隔千里,却能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也成了旅游心愿榜单上的常客。 对比之下,也就诞生了“网不红”城市。 或因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或因为地域特色在全国范围内不够显著,或因为很少发生全国瞩目的、能凸显地方特色的大事件…… 结果就这样沦为#存在感的洼地# 被网红包夹的洼地 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这其中就包括——大河北! -你是哪人? -石家庄人。 -石家庄? -河北省会。 -哦,那石家庄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吗? -?? -那你会说家乡方言吗? -??(从小说普通话的孩子上了大学之后因为不会说家乡话感觉十分自卑) 经济上常被淹没,文化特色也不够突出,唯一公认的强劲输出就只能是衡水中学了…… 对了,还有每年冬天空气不好的时候也能霸占一会儿头条。 西安有一首《西安人的歌》,成都有一首《成都》,北京也有汪峰的《北京北京》,而石家庄,只有《杀死那个石家庄人》 PS:但这里要说句公道话:《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真的很好听!石家庄不愧摇滚之乡(RockHomeTown)! 可是,你以为大河北真的是默默无闻的小透明吗,今天元物菌来告诉你,真实的河北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今日话题 河北人想隐身…… 1、走哪“哪是戏”的河北 上学的时候,我们都接触过课本里的这些文章:《将相和》《毛遂自荐》《荆轲刺秦王》《东郭先生和狼》《赵州桥》《小英雄雨来》《荷花淀》《狼牙山五壮士》。 也有很多人听说或接触过这些影视作品:《地道战》《鬼子来了》《唐山大地震》《赵氏孤儿》《啥是佩奇》《大象席地而坐》《打狗棍》《地下交通站》。 它们共同的交集是——河北省。 如果河北的小透明属性成立,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怎么可能经久流传,正是因为在创作、筛选、传播作品的人心中,河北的分量足够重,才会给河北这么多戏份啊。 早在五千多年前,被尊为中华民族始祖的黄帝、炎帝和蚩尤就是在河北境内捉对厮杀,留下了阪泉之战和逐鹿之战的传说,为华夏民族的统一融合打下基础。 春秋时期,河北是燕赵争雄之地—— 北方最强的诸侯国晋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继承,赵国原本都城在高原盆地中的晋阳(太原),后将都城迁到山前平原上的邯郸。赵国鼎盛期疆域远大于今河北省,腹地为河北中部、南部;今河北北部及北京、天津地区为燕国所有。燕赵大地,其实是包括京津在内的大河北地区。 至明清,河北是京畿腹地,华夏首省—— 从战国时期燕赵腹地到今天的河北区域,虽然面积常有变化,但核心部分比较稳定,那就是太行山与燕山东南那片广袤的平原:华北平原在河北的部分,一般称为河北平原。 华北平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和繁衍地,宋代之前的经济文化重心地区,河北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战国汉代的河北,「战国七雄」的燕、赵双雄的都城都在河北区域,还有一个二线诸侯国中山国;魏晋北朝的河北,河北境内的邺城充当过战乱中的六个王朝的都城。曹操诗中的“铜雀台”,就是邺城著名的标志建筑。 隋唐时期河北没有王朝都城,但依旧是王朝的经济发达地区,并拥有充当了当时的「国家走廊」交通动脉,在既有传统太行山前陆路大道基础上,开辟了一条新开辟的运河大道。这就是一条从幽州(北京)到贝州(今清河县)的大道。 安史之乱,也是从河北策源。河北与古代中国的重大转折,都跟著名的安史之乱有关:安禄山驻扎和叛乱开始的范阳,位于今天北京与河北交界处的涿州。 乱世时,河北就出都城,而且是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盛世时,河北就变成了廊道和枢纽。换句话说,河北一直是服务者、输血者,华北平原宜居时期如此,负重超载时期也是如此。 2、哇哦~漂亮姐姐杀我 除了历史积淀深厚,河北小姐姐在颜艺界也是能乘风破浪、C位出道的。 见多识广的郭德纲就说过:“东三省出美女,苏杭自古出美女,川妹多情,湖南美女甲天下,河北胜芳出美女跟螃蟹。” 先秦到隋唐,中国美女基本集中在燕赵、长安以及洛阳地区。洛阳长安作为繁华的都城,美女多自然没毛病,不过据诗文中留下的书写数量考察,就远不如燕赵了,甚至还有“长安佳丽燕赵来”的说法。 △唐代《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汉书?地理志》记载,在先秦时期,赵国和中山国(邯郸到石家庄一带)因盛产美女在诸侯中享有盛名。 汉代无名氏的《古诗》也写了:“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可以脑补下,在今天石家庄或者保定,有个罗裳的婉约美人,在清风中弹着忧愁的琴曲,空气中飘荡着驴肉火烧的芬芳…… △邯郸美女罗敷 当时的南方地区,也是承认美人是属于北方大地的。比如南北朝时期的梁元帝萧绎,他有一首诗就提到“燕赵佳人本自多”。燕赵地区的美人,本来就很多啊,天经地义,没什么好批判的。 显然,这位南方皇帝虽然身居南方,但也必须承认北方才是美貌佳人的家乡,南方是远远比不上的。 至盛唐时期,李白说:“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燕支多美女,走马轻风雪。”刘禹锡也写:“幽并侠少趋鞭弭,燕赵佳人奉管弦。”还有张籍所作的《燕美人行》:“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专门歌颂燕赵美女的婀娜多姿。 一直到明朝,还常常有诗人追想燕赵美人的风采。 △秦庄襄王王妃、秦始皇圣母赵姬 再说今天以美女闻名的重庆、四川地区,在隋唐时代却是意外的不被看好的。《隋书》描述巴蜀地区的人相貌说“貌多蕞陋”,江浙多美女的说法,在那个年代也并没有得到认同感。 一直到南宋建都临安,江南地区凭借鱼米之乡的地域物产和发达的商业吸引各地移民,为美女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南方佳人才终于作为一个群体登上文人墨客的榜单。 △清代陈清远的《李香君小像》,李香君是苏州人 △金陵八艳 而川渝姑娘们的崛起是在明清以后。比如明代作家谢肇淛在他的小本本《五杂俎》里大肆颂扬清源、金陵、姑苏、临安、荆州几处女子,并向燕赵佳人狠狠开地图炮拉踩了一波“京师妇人有五不善:馋也,懒也,刁也,淫也,拙也。”据他说,以他的经验,读书做官的人娶了京师女人做妾的,都要被吃喝破产,身体搞垮,父母兄弟关系败坏,很少有勤俭持家的。 冤有头债有主,北京的集美们请去讨伐谢肇淛那个胡建楞冤有头债有主,北京的集美们请去讨伐谢肇淛那个胡建楞冤有头债有主,北京的集美们请去讨伐谢肇淛那个胡建楞冤有头债有主,北京的集美们请去讨伐谢肇淛那个胡建楞冤有头债有主,北京的集美们请去讨伐谢肇淛那个胡建楞冤有头债有主,北京的集美们请去讨伐谢肇淛那个胡建楞冤有头债有主,北京的集美们请去讨伐谢肇淛那个胡建楞冤有头债有主,北京的集美们请去讨伐谢肇淛那个胡建楞冤有头债有主,北京的集美们请去讨伐谢肇淛那个胡建楞冤有头债有主,北京的集美们请去讨伐谢肇淛那个胡建楞3、人才输出不能停 春秋战国,河北就塞满了燕、赵、中山、魏、齐等国。据地理著作《禹贡》载,“燕赵”在古时冀州之地,自古以来就有“冀之得失。关乎国之兴亡”的评价。但凡家国有难,河北也永远都是第一个站出来挡事的。 几千年来没个消停,不出人才是不可能的。 没有景县人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传承至今也得费点功夫;没有涞水人祖冲之,圆的周长和直径比得一直固定在3.14这个数值上好些年;更有祖籍赵县李渊、涿州人赵匡胤,上下五千年最鼎盛的唐宋黄金期,均由河北人奠定。 燕赵人卢植也很厉害,一辈子只收过两个学生,刘备、公孙瓒。其家族范阳卢氏在晚唐时期躲避战乱,部分族人迁居朝鲜,这一支后来出了两个韩国总统,卢武铉,卢泰愚: 还有清末名臣河北南皮人张之洞,开近代中国教育先河。 丰厚文化积淀,令燕赵男人形象历来高义,令人仰望,更是中华脊梁。 韩愈在《送董邵南序》开篇第一句就点名“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连他自己,都是以祖籍河北昌黎为号。 司马迁写《史记刺客列传》,全篇一共多字,只燕地刺客荆轲一人就用了大半。定兴人高渐离击筑而歌,一举策划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刺秦大计。足以见得燕赵古人的侠义精神。 河北的重要,当然不只有历史,当代河北依然是星光熠熠的存在。人们片面的印象里,河北是与时尚无缘的,钢铁厂锅炉、雾霾、省会地名传达出的印象,除了土,还是土。 其实,那些影响一代代人的文艺界、娱乐界大咖,很多都是河北制造,可惜太多人不知道: 民国第一才女张爱玲,祖籍河北丰润,却只被视为上海女性代表。 当代文人梁文道不止一次在节目说起过,自己从小跟着“古怪”的河北外公长大,受他影响最深。有意思的是,跟梁文道经常搭档的窦文涛是石家庄人,还有前文化部长王蒙祖籍南皮,还是河北人。 港台艺人中,范玮琪祖籍石家庄深泽县,赵又廷家里来自河北行唐,邓丽君,正经祖籍邯郸大名县。 大陆艺术圈里,潮流教母赵丽蓉老师老家宝坻(原属唐山),堪称河北文化icon;“想死观众朋友们”的冯巩也来自河北,毕竟祖上北洋系。导演姜文成天说着老北京故事,其实同样祖籍唐山,当然他弟弟姜武也是河北文化人,你更不知道的是,跟他们搭档的葛优,祖籍衡水饶阳县。 还必须一提的是河北绝对是中国摇滚之乡。 当年最大摇滚杂志、一代亚文化青年信仰养成指南,“我爱摇滚乐”来自石家庄。乐队里,石家庄有万能青年旅店,唐朝乐队有仨人来自廊坊。两届乐夏的乐手中,你能数出的河北人少说十来个。 有业内人透露,八九十年代,很多北京的乐队缺吉他手,直接奔廊坊找,用一部纪录片名形容,“摇滚走廊”。 中国摇滚甚至亚文化崛起,河北必须占有一席。 更不用说,中国历史上最精美的古塔,大多都在河北;河北“北笼之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根正苗红、独领风骚的名号;以及畿辅重地,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好风水。 这就是很多人调侃的没有存在感的河北:从古至今,它腹地上的平原,撑起了中国的人口半壁。一路走来,从绚烂到平静再到沉默——燕赵大地慷慨悲歌的传统,一直贯穿在河北大地和河北人民身上。 就像诗人作家高昌先生笔下的家乡河北,一种豪迈的情怀油然而生:燕赵焕彩,宝地福天。南望黄河,北控燕山。太行西倚,沧海东观。 承认吧,说河北小透明,真是你不懂河北。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想了解更有趣、更新鲜的文化历史冷知识,欢迎扫描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