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面貌,构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衡水市开展农村坑塘改造提升行动,饶阳县、冀州区积极动员配合,将废弃坑塘建成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让废旧坑塘变为生态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饶阳县

饶阳县五公镇共有坑塘个,占地6亩,绝大多数是农村垃圾存放点,严重影响了周围群众的生活环境,成为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顽疾。为改变这一现状,五公镇制定分期治理规划,探索出四种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项目拉动模式。利用坑塘土地性质优势,抓好项目的谋划和包装,千方百计争取上级资金推动坑塘治理。南善村占地亩的砖瓦窑取土坑塘争取到残次林改造项目,不仅使乱点得到了整治,而且增加了集体收入,换来了土地指标;高桥村借助城乡环卫一体化机遇,利用项目资金建设了垃圾转运站,实现了废弃坑塘再利用。

二是市场经营模式。五公村与企业签订合同,由企业垫资进行坑塘治理,承诺当治理出的土地开发利用时,在同等价格条件下,垫资企业享有土地优先开发权,在零投入的情况下实现了坑塘治理。南善村坑塘清理平整后,建设了门店房,既解决了坑塘治理费用,还增加了集体收入。

三是出租转让模式。大多数村的坑塘由村“两委”组织统一清理后,以每年每亩元价格承包到户,用于平整土地和植树造林补贴,盘活了集体资产,增加了集体收入,节省了清理费用,使灰色围挡变成了绿色长廊。

四是镇村共建模式。对一些需要作为公共设施用地的坑塘,由镇政府统一出动机械,村“两委”组织党员群众出义务工或半义务工进行集中整治,花最少的钱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冀州区

今年以来,冀州区官道李镇将坑塘治理作为一项长期重要任务来抓,秉着“一坑一策、限期治理”原则,严格贯彻执行“排查工作全覆盖、责任分工全落实、整改任务全到位、治理措施全有效”的工作方针,群策群力,多措并举,积极建立长效机制,破解坑塘治理难题。

宜清则清

镇域内所有坑塘均进行全方位清理,不纳污,不排污,保清洁。严格属地管理,村支书负总责原则,安排坑塘治理员定期巡查,清理垃圾。

宜绿则绿

村内及村边坑塘,均要求设置醒目安全警示标志,安置围挡,消除坑塘安全隐患;坑塘保清洁基础上,外围添绿化造景观,力争做到坑塘微环境的绿化美化。

宜用则用

大力挖掘废弃坑塘开发利用模式,将废弃坑塘变经济坑塘、惠民坑塘。纳污坑塘进行“四化”治理,即水质净化、坑边硬化、四周绿化、经营市场化,对外承包改造为垂钓鱼塘,实现经济效益与人文效益双丰收。

宜填则填

针对严重影响村容村貌、治理费工费力的纳污坑塘、问题坑塘,进行大改造,大提升。将坑塘用拆除残垣断壁的建筑垃圾进行填埋硬化,打造成村民休闲小憩的广场,或改造成耕地。

官道李镇多模式化坑塘治理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真正把“废弃坑塘、垃圾坑塘、臭水坑塘”变成了“惠民坑塘、观赏坑塘、经济坑塘”,实现坑塘完美蜕变,为坑塘治理工作筑牢坚实基础。

来源:河北省美丽乡村综合

河北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精准脱贫、现代产业园区、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城乡一体化机制建设协调发展新部署,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努力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助力河北乡村振兴,全面建成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积极贡献。

扫描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yangzx.com/ryxyw/93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