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一则新闻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在深圳租房的邱女士,发现了房间空调有异常:绑电源线的黑胶带中,有一个红色的亮点。在求助专家后,她得知:这是一个针孔摄像头。听完这个消息,她吓坏了,一时不知所措。按理说,邱女士可以马上报警,求助调查。可是她却没有这么做,反而是选择了协商搬家。面对记者的采访,她说出了一个令人心疼的原因:我住了有大半年了,一想到它拍到我的隐私就害怕。我老公想要报警,但我怕有人报复我,把我的视频泄露出去。万一其中有不雅的视频,今后就抬不起头了……邱女士的遭遇,细思极恐。本以来,自己住的地方是最安全的地方。却没想到,一家人的隐私都被偷窥得干干净净,换谁受得了?无独有偶,一对夫妻在住民宿的时候,也被偷拍了。更令人觉得可恶的,偷拍者把视频拿到网上叫卖。在曝光的视频片段中,这家人几乎没有隐私可言:丈夫在敷面膜,妻子躺在沙发上,儿子则在玩耍……光是这一家人的视频,就长达8个小时之久。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种日常生活有什么好偷拍的?记者在暗访的过程中,得到了出售视频的人的回答:现在好多人都喜欢看这种视频。因为是原生态的,可以看别人的隐私,看别人在干什么。十分抢手,我这个视频都卖出好几百回,也挣了不少……除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其他场所的偷拍:偷窥美容院。偷窥女生的房间。偷窥按摩店。偷窥员工更衣室。偷窥服装店的试衣间。一个女人正坐在沙发上给自己做按摩。无论是人本身,还是周围的物品,都能拍得清清楚楚。一个女人正在家里打扫卫生。偷窥者还可以肆意调整观看角度,人到哪里,镜头就跟到哪里。甚至在人们睡觉的时候,都在被偷拍着。可以说,偷拍者的视频,满足了各种人的偷窥欲。出售者还猖狂地表示:你想要多刺激的我这都有,只要你出得起价钱。这话听起来,是不是很可恶?我们的隐私,竟成了他们赚取利益的廉价工具。原本还以为,家是最安全,也是唯一能够拥有隐私的地方。可如今,偷窥者却不断挑战我们的底线。想到这里,真的不寒而栗。隐私偷窥,已经成为一条明目张胆的黑色产业链。《齐鲁晚报》的记者在暗访和调查的过程中,终于挖出了背后不可告人的秘密——一开始,记者通过搜索关键词,很快找到贩卖“摄像头”资源的卖家。加好友后,卖家晒出了资源截图。其中,包含了“床、夫妻房、美容院、试衣间”等字眼。在询问下,卖家出示了三个购买套餐。88元、元、元。你敢想象吗?选择88元的套餐,就可以偷窥到30个家庭的实时监控。你以为你的隐私很贵,可在这里,真的非常廉价。记者也发现,不同卖家有不同的出售价格。另外,卖家还称,他们有“一键自动破解”的软件。只需元,就可以“无限制破解”全国城市的定位。在交易的过程中,卖家们也十分警惕:不断撤回自己的聊天记录,甚至发送乱码;付款过程也要通过“口令红包”来支付。为了防止被举报,他们真是费尽了心思。支付成功后,卖家会给你一个下载软件的链接。买家下载成功后,他们会讲解操作流程。之后,买家便可以根据摄像头ID,来选择“偷窥”的场所。画面包括宾馆、家里的客厅、卧室等等,且都是实时监控。也就是说,你的一举一动,都在被偷窥者。你可能还想问,那些针孔摄像头到底是从哪里买来的?是谁安装上去的?又是谁在控制这些监控的运行?一位反窃密从业者,告诉记者:偷窥的黑色产业链中,分为上下游。上游有:制作隐藏摄像头的厂商,有专门负责安装的机主;下游有:维持摄像头运行的操盘手,有整理隐私视频的工作人员。当然,还有人负责发布广告,出售“观看账号”。所有的环节,都有专门的人在负责,一环接一环。你以为电影里才有可能出现的情节,竟然出现在了现实中。更令人汗毛竖起的是,他们还拥有“私人定制”的服务。你制定了某个省份或者某个地区,他们都会派人去安装。如果家庭中有摄像头的,他们还可以更省心。只要破解ID、用户名和密码,人们的隐私就会赤裸裸展现在你眼前。吉林省就曾有多个ID被破解,十分可怕。曾看过一则骇人听闻的新闻:北京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被告人巫某控制了全球8万个摄像头。巫某表示,自己收藏或录制的,都是一些私人住宅里人体裸露的视频。他的一位用户称:注册他的APP后,只要付两次元,即可成为终身会员。观看视频不限时间,还可以进行收藏和录制。可见,这种偷窥产业链,已经十分普遍。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曾感叹生活质量的大幅提高。可我万万没想到,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竟然用非法手段,不断窃取我们的隐私。钱不是恶的源头,人心才是啊!为什么偷窥产业链这么发达呢?首先,就是上面提到的——利益为中心。做这一行,盈利快。中国裁判文书网的一起案件中,赵某等人在多地酒店安装了30余个摄像头。通过发展代理、售卖摄像头的观看权获利。安装者以每个邀请码50元~元的价格,销售给下线代理。代理加价后,继续发展下线,或者直接售卖给网友。每个摄像头最多可生成00个邀请码,每个邀请码最高可以卖到元以上。而偷拍设备,也就是针孔摄像头的价格,才50元。算下来,代理每个月轻松过万。可以说,一本万利。这些人顶风作案的背后,还有一个原因——犯罪成本低。年,钱某在网上购买了针孔摄像头,安装在四家酒店客房里。之后,将拍摄到的房客视频上传到云盘,进行售卖。被公安机关抓获后,民警发现:钱某先后拍摄到5名房客的隐私视频,并将其对外售卖。同时,还把摄像头的观看权,以付费方式分享给他人观看。可他面临的行政处罚,只有拘留0日,罚款元。这样的情况,不是少数。南京一女生在租房内发现针孔摄像头后,进行了报警。警方调查后发现,犯罪嫌疑人宋某的偷拍已持续了年。且电脑中有大量偷拍内容。最后,他因为侵犯隐私的罪名,被处以9天的行政拘留。目前来说,针对偷拍的法律处罚力度,还比较轻。也正是因为这样,犯罪者十分猖獗,而且屡禁不止。为了保护普通人的隐私权利,去年两会上,就有代表建议:将偷窥、偷拍等行为入刑。作为普通人的我,也十分希望:法律可以严厉打击侵犯隐私的种种行为。但在此之前,我也深刻明白:在恶人得到严惩之前,我们应该先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关于家里的隐私保护,互联网专家包冉曾给出以下建议:购买摄像头不要贪便宜,要买大牌产品,万一出现事故方便维权。云监控摄像头风险高,刚买来建议设置复杂一点的密码。摄像头的存储方法,建议用本地存储,云存储容易有安全隐患。电脑不要24小时开机,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要打开,防止被黑色破解摄像头。另外,我们出门在外,一定要警惕各种偷拍设备。《人民日报》曾分享过一些可能伪装成偷拍设备的物品:以及,有可能发生偷拍的场所:住酒店和民宿时,我们应该如何检测隐藏的摄像头:总之,在这个隐私裸奔的时代,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不会被偷窥。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如果你发现了偷拍行为或者偷拍设备,一定要及时报警。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我相信,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很多人不了解偷窥的黑色产业链。他们有可能是我们的父母,也有可能是我们的子女。为了不让她们的隐私受到侵犯,为了让违法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为了把偷窥行为扼杀在摇篮中,我希望你看完文章,一定要转发出去,不要让更多人深受其中。点个+,愿恶人早日被绳之以法!作者 木棉姐姐。文章来源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