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一城一味—寻味衡水—

衡水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历史悠久、文脉厚重,隋朝于公元年设衡水县,取“风水恒存”之意。大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现衡水所辖冀州为九州之首,河北省简称冀,也缘于此。衡水自古与水结缘,境内碧波千顷的衡水湖被誉为京津冀最美湿地,素有“华北第二个白洋淀”之称。如今,衡水已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雄安新区南大门。

衡水,因水而生、因水得名、因水而兴,境内“一湖九河”,衡水湖镶嵌在城市中央,滏阳河穿城而过,滹沱河、大运河绵延百里。千百年来,水用自己的胸怀和乳汁无私的哺育着衡水大地的百万苍生。今天的第一站,我们一起走进衡水饶阳的滹沱河畔,寻找水中的风味。

衡水市饶阳县,滹沱河从其中部穿城而过,早年间此地虽十年九涝,但每年洪涝后,沟渠洼地便会存留无数的小鱼,沿岸不怕水淹的高粱也不会减产断收,在过去是最重要的粮食。“卷喇叭,冲南吹,真叫个馋。”说的是饶阳一带流传百年的特色民间美食--秫面饼裹小鱼。秫面是高粱米磨成的面。金黄酥脆的小鱼,绛紫色的高粱饼,喷香的芝麻,是人们挖心思融合多样食材,共同成就的农家美味。秫面饼裹小鱼,粗粮细作的精致用心,滋味层次多样,口感回味无穷,吃在口中满满的幸福回忆。时光轮转,卷成喇叭状的这种吃法,是早年间人们乐观的真实写照。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水为这衡水座城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在衡水故城县,纵贯县境华里的京杭大运河,不仅为故城积淀了开放包容的文化底蕴,更是孕育了大运河畔经久不衰的美味佳肴。

运河人家“烟火气”,故城贡面最有味。朴实无华的古运河人创作出的龙凤贡面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明朝宣德年间当地漕运发达,龙凤贡面就随大运河作为贡品进入宫廷。清朝,乾隆皇帝曾路过故城县,品尝此面后龙颜大悦,御笔亲封“上用龙须凤尾贡面”。由此,龙凤贡面名扬天下。龙凤贡面白如雪、细如丝、空如竹、韧如藤,一根面能同时做出龙须和凤尾两种形状。一碗晶莹剔透的龙须汤面柔韧爽滑、细腻筋道、清香可口。这一悠久饮食文化技艺根植于故城人记忆中,代代相传发展。

龙凤贡面于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故城县更多的年轻人通过直播带货帮助非遗美食拓宽了销路,让龙凤贡面走进了千家万户,在促进非遗传承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人们就业和经济发展。

衡水自古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水滋养着这座城市,也使这座城市孕育出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如今,努力奋进的衡水人正用神奇的画笔描绘着城市的发展蓝图,一座诗意栖居的幸福城正在崛起。

(来源:河北卫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aoyangzx.com/ryxwh/13374.html
------分隔线----------------------------